《近思录》是南宋大儒朱熹和吕祖谦二人从北宋理学大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的作品中精选出六百二十二则语录结集而成的一部理学入门书,分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异端、圣贤十四卷,详细、系统、全面地展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四书》的阶梯,在历史上一直被奉为理学入门要籍,被誉为“学者入道之阶梯”,在儒学思想传播和宋明理学研究中具有独特的经典地位。“后人治宋代理学,无不首读《近思录》。”《近思录》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独特的经典地位,素有“性理诸书之祖”的称誉,是学习和理解程朱理学的入门书。清代学者江永称,“凡义理根源,圣学体用,皆在此编”。在历经宋元明清和民国的七百余年里,《近思录》被屡屡刻印,传刻、注释、续编、仿编等各种整理形式的文本众多,据统计有300多种,仅次于钦定科举的《四书集注》。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将《近思录》与《论语》并提,推荐为国人的七本书之一。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该书一直未有便于今天读者阅读的注释性全译本。本次全译本的原文,是现存明代嘉靖十七年(1538)吴邦模刻本《近思录》十四卷,个别文字有误者依据其他版本校正。注释主要采用南宋叶采的集解,间或取张习孔传、茅星来集注、江永集注、张绍价解义等作补充,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程朱理学思想。同时,又对《近思录》原文涉及的典籍、术语、引文、人名、地名等详加注释,使该书成为一部内容详实的《近思录》注评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