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境的变迁,汉字的字义重心由宇源本义向引中义到再引中义发生了偏移。字义重心偏移和一字多义,是造成古代早期经典文义理解产生歧义的主要原因。汉字早期形体甲骨文是 由约251个象形符号单独或组合构成的象形文字,其字义与象形符号含义相关。甲骨文象形符号破译成果,为我们厘清字源本义和引中义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本书从甲骨文字源本义对《老子》中文义理解难点进行解析和辩正,取得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发现。如“玄"在甲骨文中写作“g”,字源本义为“一束丝线”,从“玄”的字源本义看,“玄之又玄”的字面意思就是“将一來线一圈一圈展开”,这个意思用今天的哲学术语表达就是“逻辑推理”或“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脉络”。这个发现证明了世界上早提出逻辑概念的人是中国的老子,而非希腊人。以往学者关于“玄之又玄”的解说集体跑偏,类似的情况在《老子》中也并非个例,问题的根源则在于方法论层面的缺陷,具体讲就是对汉字造字原理认识不清,似是而非。推广甲骨文对于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