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严嵩与徐阶二人的家庭背景出发,通过对两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成长路径、性格特点进行剖析,梳理两人的科举之路、仕途历程,结合当时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挖掘二人思想转变的过程。在攀登首辅大位的关键时刻,二人采取的手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主动构陷的方式拉前任下马,让自己终位极人臣。在贵为首辅的岁月里,他们在与皇帝的相处方式、用人特点、对待异见者的态度上,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两位嘉靖年间的股肱之臣对待彼此的态度和应对办法,应对重大问题和危机的手腕,也给我们带来深思。严嵩再奸,始终如一的是忠君思想;徐阶人称其贤,却有一味迎合皇帝、讨好严嵩的种种不堪行为。为了迷惑攀附严嵩,甚至不惜将家族迁往江西成为严嵩的老乡,将孙女许配给严嵩之孙,附籍联姻,几无人伦底线。更有甚者,解甲归田后放任子弟横行乡里,欺男霸女,家族有海量田产。对比严嵩不到三万亩的田地数量,徐氏虽有清廉之名,却无清廉之实。以往对严嵩与徐阶二人的评价,过于脸谱化、简单化。仅凭经过多次删改的官方史料和带有主观色彩的民间记载,不能全面、客观地判断历史人物。评价严嵩与徐阶,需要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多种史料交叉印证,才能做出符合人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