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空间。因应考、任职或入幕等原因滞留京城的各地士人, 以及赴京修纂《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大部头书籍的知名文人学者,不少都住在会馆之中,形成一定规模的士人交游。书画自娱、临池观帖的清玩,乃是历代文人的闲暇雅事;品鉴古玩书画、金石碑帖更几乎是明清文人雅集时必不可少的节目。于是,以会馆为平台、以同乡文人士子为主要参与者和服务对象的刻帖活动应运而生。本书以北京会馆的帖石遗存与刻帖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着眼于此前较少受人关注的“会馆刻帖”内容,对散存在各收藏单位、原本出自会馆建筑的帖石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包括松筠庵(杨椒山祠)所藏杨继盛《汉十八侯铭》《谏草卷》《手书遗嘱》等帖石、原藏山右三忠祠的《小秀野唱和诗》刻石、安徽会馆李鸿章等人刊刻的《朱熹》帖石、湖广会馆徐树钧等人刊刻的《李东阳诗帖》、南海会馆《观海堂苏帖》等,利用现存石刻文物和拓片资料等追溯它们的刊刻始末和流传轨迹,对其书法和镌刻艺术加以赏析。更进一步分析清代士人在会馆刻帖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探讨清代北京会馆帖石的独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