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 001
第一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础知识/ 003
一、病原学特点/ 003
二、流行病学特点/ 007
三、法定传染病管理要求/ 008
第二节 防控策略/ 010
一、总体要求/ 010
二、监测预警体系/ 011
三、提高预防控制水平/ 017
四、突出防控工作重点/ 019
第三节 疫苗接种/ 021
一、接种策略/ 021
二、接种实施/ 022
第四节 公众健康教育与宣传引导/ 031
一、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 031
二、传递公众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031
三、政策宣传引导及专业培训/ 039
第五节 院内感染控制/ 043
一、日常监测/ 043
二、分区管理/ 044
三、个人防护要求/ 048
第六节 中医药预防/ 051
一、养正气/ 051
二、“避毒气”/ 054
三、防传变/ 055
参考文献/ 05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基层诊疗/ 061
第一节 疾病概述/ 063
一、临床表现/ 063
二、临床病程/ 065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066
四、临床分型/ 069
第二节 基层诊疗技术/ 072
一、基层诊疗中应遵循的原则/ 072
二、基层诊断技术要点/ 074
三、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与患者分类/ 080
四、基层治疗技术要点/ 082
五、合并疾病的治疗技术要点/ 107
第三节 重点人群治疗与指导/ 116
一、老年人/ 116
二、孕产妇/ 121
第二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基层诊疗/ 061
第一节 疾病概述/ 063
一、临床表现/ 063
二、临床病程/ 065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066
四、临床分型/ 069
第二节 基层诊疗技术/ 072
一、基层诊疗中应遵循的原则/ 072
二、基层诊断技术要点/ 074
三、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与患者分类/ 080
四、基层治疗技术要点/ 082
五、合并疾病的治疗技术要点/ 107
第三节 重点人群治疗与指导/ 116
一、老年人/ 116
二、孕产妇/ 121
三、儿童/ 125
第四节 重症识别、转诊/ 129
一、重症的早期识别/ 129
二、重点人群的早期干预措施/ 133
三、预防重症的早期干预措施/ 135
四、转诊/ 137
第五节 居家自我照护指导/ 142
一、阳性感染者生活起居/ 142
二、自我健康管理/ 143
三、自我医疗服务/ 144
四、居家自我照护预警情况/ 145
考文献/ 146
第三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 149
第一节 疾病进展过程和恢复期的定义/ 151
一、疾病进展阶段/ 151
二、恢复期的定义/ 152
三、恢复期健康问题/ 153
四、恢复期注意事项/ 153
第二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相关症状康复/ 155
一、咳嗽/ 155
二、乏力/ 158
三、气短/ 161
四、失眠/ 165
五、疼痛/ 166
六、心悸/ 170
七、精神心理/ 172
第三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膳食推荐/ 174
一、润肺化痰食疗方/ 175
二、解表散寒食养/ 176
三、利咽止痛食疗方/ 178
四、益气药膳,健脾化湿食疗方/ 179
第四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生活与行为注意事项/ 181
一、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81
二、日常锻炼注意事项/ 182
三、返岗工作注意事项/ 183
第五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后居家消毒/ 184
一、不同对象的消毒方法/ 184
二、消毒前准备/ 187
三、消毒相关注意事项/ 187
第六节 不同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指导/ 189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出院患者/ 189
二、孕妇/ 190
三、儿童/ 191
四、老年人/ 194
参考文献/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