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第1章 洪泽湖湖泊——流域概况 1
1.1 地理位置与形态 1
1.2 地质地貌 3
1.3 气候气象 4
1.3.1 气温 5
1.3.2 降水 6
1.3.3 风速、风向 6
1.4 水系水文 7
1.4.1 区域水系 7
1.4.2 水位变化 10
1.4.3 水量特征 11
1.5 社会经济 12
1.5.1 地区生产总值 12
1.5.2 环湖区县土地利用 13
1.5.3 水域开发利用 14
参考文献 16
第2章 水体理化特征 17
2.1 采样点设置与样品采集 17
2.2 水质物理指标 18
2.2.1 水温 18
2.2.2 水位 18
2.2.3 溶解氧 19
2.2.4 透明度 20
2.2.5 电导率 20
2.3 水质化学指标 23
2.3.1 总氮、溶解态总氮 23
2.3.2 氨氮、硝态氮 24
2.3.3 总磷、溶解态总磷 25
2.3.4 高锰酸盐指数 27
2.3.5 叶绿素a 28
2.4 营养状态评价 29
2.4.1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29
2.4.2 营养盐历史变化 29
2.5 洪泽湖入湖水质变化 30
2.6 淮河营养盐输入变化及对洪泽湖的影响 33
2.7 小结 35
参考文献 36
第3章 沉积物理化特征 37
3.1 调查方法 37
3.2 沉积物粒径 38
3.3 沉积物营养物质 39
3.3.1 湖区表层沉积物有机质与含水率分布特征 40
3.3.2 总氮含量及分布特征 41
3.3.3 总磷含量及分布特征 42
3.3.4 沉积物碳氮比 43
3.3.5 沉积物营养物质污染评价 44
3.3.6 营养物质产生的原因分析 47
3.4 重金属 47
3.4.1 湖泊重金属污染特征 48
3.4.2 重金属空间差异原因分析 50
3.5 沉积物质量评价 52
3.5.1 评价方法 52
3.5.2 洪泽湖沉积物污染等级评价 54
3.5.3 洪泽湖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56
3.6 其他常量和微量元素 58
3.7 小结 59
参考文献 60
第4章 大型水生植物 62
4.1 调查方法 62
4.2 种类组成 64
4.3 盖度及分布面积 71
4.4 植物群落结构演变 76
4.5 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77
4.6 小结 82
参考文献 83
第5章 浮游植物 85
5.1 浮游植物种类 85
5.2 浮游植物生物量和丰度长期变化趋势 86
5.3 浮游植物组成的季节变化 87
5.4 浮游植物组成的空间差异 88
5.5 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的季节差异 89
5.6 洪泽湖水质生物学评价 93
5.7 洪泽湖浮游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 94
5.8 环境因子对洪泽湖浮游植物组成的影响 95
5.9 小结 97
参考文献 97
第6章 浮游动物 99
6.1 种类组成 99
6.2 空间分布格局 100
6.3 浮游动物的季节演替 106
6.4 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年际变化 110
6.5 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 112
6.6 小结 113
参考文献 114
第7章 大型底栖动物 115
7.1 种类组成 115
7.2 时空格局 119
7.3 季节动态 124
7.4 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 129
7.5 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134
7.6 底栖动物生物学评价 137
7.7 小结 139
参考文献 139
第8章 鱼类和渔业 142
8.1 种类组成 142
8.2 鱼类区系 143
8.3 生态类型 144
8.4 优势种 146
8.5 渔业发展 147
8.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渔业发展 147
8.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渔业发展 147
8.6 渔业资源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50
8.7 小结 151
参考文献 152
第9章 洪泽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53
9.1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153
9.1.1 生态系统健康概念 153
9.1.2 国外湖泊健康评价进展 154
9.1.3 国内湖泊健康评价进展 160
9.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64
9.3 评价指标计算与赋分 164
9.3.1 水空间 164
9.3.2 水文水资源 165
9.3.3 水环境 166
9.3.4 水生物 167
9.3.5 服务功能 169
9.3.6 健康状况分级标准 170
9.4 健康状态评价结果 170
9.4.1 水空间评价 170
9.4.2 水文水资源评价 170
9.4.3 水环境评价 170
9.4.4 水生物评价 172
9.4.5 服务功能评价 173
9.4.6 综合评价 173
9.5 小结 173
参考文献 174
第10章 洪泽湖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保护对策 176
10.1 洪泽湖水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176
10.1.1 城镇化加速造成生活污水压力与日俱增 176
10.1.2 农业农村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物入湖负荷较高 177
10.1.3 近岸缓冲区开发利用强度大,净化拦截功能退化 179
10.1.4 湖泊水域养殖规模大,降低水环境容量和调蓄库容,湖滨带水质差 179
10.1.5 水污染风险与富营养化存续,存在蓝藻水华暴发风险 179
10.1.6 湖泊沉积总体呈淤积,沉积物总氮总磷呈中度污染 180
10.1.7 水生态系统完整性不高,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 181
10.1.8 流域统筹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完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体系尚未形成 182
10.2 洪泽湖生态系统保护对策建议 183
10.2.1 加快补齐城镇、农村污水处理能力短板 183
10.2.2 加快推动农业污染治理,重点治理环湖区域面源污染 184
10.2.3 实施缓冲区生态建设,提高林草覆盖率,推进水产养殖生态化改造 186
10.2.4 稳步推进退圩还湖,系统实施生态修复,重建湖滨带生态系统 187
10.2.5 加大水生植物群落结构恢复与重建 187
10.2.6 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优化禁渔制度,合理实施大水面生态渔业 188
10.2.7 完善流域水环境水生态监测体系,建立数字流域生态安全智慧管理平台 188
10.2.8 建立跨省协调机制,完善流域一体化体制,提升科技支撑水平 189
参考文献 190
附录 洪泽湖水生生物物种名录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