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维修指标的必要性
1.1 引言
1.2 度量维修效果的必要性
1.2.1 数据太多、信息太少
1.2.2 绩效指标的数量、数据的所有权及其涉及问题
1.2.3 度量的目标
1.2.4 行动与监测结果之间的时间差
1.2.5 数据收集的费用和原因
1.3 度量传感器及其布置
1.4 指标类型:领先与滞后、“硬”与“软”
1.5 指标分组:框架和记分卡
1.6 指标的层次结构
1.6.1 多层级
1.6.2 MPM框架
1.7 指标分类
1.7.1 财务指标
1.7.2 人力资源相关指标
1.7.3 部门内部过程相关指标
1.7.4 技术指标
1.8 绩效度量的表达
1.9 绩效度量的功效
1.9.1 指标数量以及所采用指标的来源
1.9.2 数据准确性
1.9.3 用户对指标的理解
1.10 基准
1.11 维修审核
1.12 绩效度量系统的优势
1.13 电子维修
1.14 总结与探讨
第2章 维修指标及相关问题概述
2.1 引言
2.1.1 基于绩效的工业:一个新时代
2.1.2 控制维修部门的必要性
2.1.3 绩效度量的方法描述
2.1.4 绩效度量的主要问题
2.1.5 对生产绩效的职责
2.2 维修策略
2.2.1 引言
2.2.2 维修策略制订
2.3 调整维修目标和有关绩效度量的认识
2.3.1 目标的共同认识
2.3.2 维修目标分类
2.3.3 维修效能:设定目标
2.3.4 度量维修策略的效能
2.3.5 维修效能度量
2.3.6 维修部门目标
2.3.7 维修组织设计趋势
2.4 目标与组织行为
2.4.1 对目标与组织行为的需求
2.4.2 人因
2.4.3 组织中的相互关系
2.4.4 维修组织的关键组成部分
2.4.5 目标调整与组织效率度量
2.5 组织目标和策略的组合
2.5.1 匹配策略和目标
2.5.2 维修费用
2.6 结论
2.6.1 与维修绩效度量相关的问题
2.6.2 绩效度量的模型
2.6.3 结论
……
第3章 维修绩效度量中的人因
第4章 维修费用模型:财务指标基础
第5章 RAMS参数:维修效能指标
第6章 维修指标和记分卡
第7章 维修审核
第8章 审核模型应用与企业记分卡:结果与结论
附录:完成调查的说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