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散文隨筆集側重於寫入。從魏晉時代的陸機開始,一直寫到清代的康梁,五十多位中國書法史上有代表性的書家群體陸陸續續走進了我的筆下。我不敢說我已經囊括了全部,但他們肯定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這裏,我特別強調代表性這個詞語,這大體上緣於這樣一個思考:即這個人物與其作品在中國書法史上的意義與影響。以我的看法,一部中國書法史從實用性到藝術性與欣賞性全部意義的展現,既是時代的產物,又是有賴於人的創造、表現與審美追求來完成的。一部書法史,既是漢字書法的演變史,書法藝術的創新史,更是書法家精神跋涉的心靈史、思想史。從這個定義出發,我選擇了他們,一如他們也選擇了我。為了安排他們的先後出場,我又採用了編年的方法。於是,我們結伴而行走過了魏晉、隋唐、宋、元、明、清的天空和天空下的日出日落,風風雨雨。 在這段歷史裏,我以存世墨跡為線索,或者說,以紙的發明為起點的。因為,紙的晚出現,卻同書體筆墨一道成熟於魏晉時代。因為紙的出現,讓書法家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昔時應春色,引漾泛清流。今來承玉管,佈字改銀鉤。”(薛道衡《詠海苔紙》)表現力極大地豐富了。在此同時,作為書法藝術創造者的人,也更加自覺地有了對文化價值和藝術品位的追求,並產生了時代特徵和嚴格意義上的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