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
一中华民族2
二中华民族精神(7)
三中国古代哲学 与中华民族精神之灵魂13
四中国古代形而上学(本体论)概略21
第一章儒家的心性论与中华民族的伦常之道42
一中国封建社会与儒学43
二儒学中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51)
三儒家伦常之道的伦理学本体论 (137)
四儒家心性形 而上学的得与失 (166)
第二章道家的 “道德”论与中华民族的立世之道 (184)
一儒道互补与中华士子的立世方略(185)
二道家“道德"思想述略(198)
三道家思想中 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227)
四道家的 “道德”形而上学初论262
第三章兵家的 “诡道"论与中华民族的谋略之道282
一兵家述略(283)
二兵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286
三试论“诡道”的军事艺术(321)
第四章愚家的 “兼爱”“商力”论与中华民族的侠义、勤俭之道 (338
一墨家及其思想概论(339)
二墨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362)
三附论:农家的“神农之育”与中华民族的稼稿之道 (398)
第五章法家的法治论 与中华民族的治国之道(408)
一法家概说(409
二法家思想中所体 现的中华民族精神(426)
三法家法本体概论 (453)
第六章名家的名言思想 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466)
一名家思想概述 (467)
二名言观念与思维方式(508)
第七章(易) 的“阴阳”论与中华民族“燮理阴阳”之道540
一《易经》的“--”“一”观念和思想(541)
二《易传》 的“阴阳”之道555)
三“阴阳”之赜与思想方法(571)
第八章庄玄禅的生 命体悟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 (598)
一庄子“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自 (599)
二嵇康、 阮籍对生命的感悟 (621)
三禅宗的“自性”或“自心”本体 (636)
四庄禅互补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655)
结束语中华古学向何处去?(686)
一中国古代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思想(686)
二中国古代情境反思的思维方式 (704)
三中国古代的“字”(719)
四中华古学向 何处去?
参考文献 (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