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 一个新时代正在到来
部分 国家荣誉与身份
章 中国科学院虚位以待
被纳入中国科学院编制 10
特殊的人才引进计划 16
“光明的将来是我们的” 21
第二章 以经典著作绘制思想坐标
我国首次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28
个思想坐标:经典著作诞生 33
新陈代谢:从中文版到修订版 39
第三章 从学部委员到两院院士
提名“中研院”院士候选人 46
被增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52
当选两院院士的前后 55
第四章 忠诚于共产党员的信念
“人生观上升了” 60
永远的身份 65
鲜红党旗的意义 70
第二部分 中国科技事业奋斗者
第五章 十二年科学规划参与者
亲历“划时代的大事” 76
主持了哪项重要任务 80
因何被称为“大战略家” 82
第六章 “ 中国导弹之父” 辨析
钱学森是怎么“答卷”的 86
科技帅才:在轻与重之间 91
谁是“中国导弹之父” 96
第七章 星际航行: 从科幻到现实
著名科幻电影的致敬 103
什么是“星际航行码头” 108
“中国航天日”的由来 113
第八章 “ 640 工程” 的来龙去脉
从一幅“错版”油画说起 117
“有矛必有盾”谈话前后 120
一箭多雕:防御即是进攻 124
第三部分 转折年代思考未来路
第九章 为国家培养接续奋斗者
“为国造才”的科技教育观 132
科研与教学的辩证统一 138
“冰山理论”启示了什么 140
第十章 当科学的春天到来时
我国科技如何从跟跑到领跑 144
同步互动:为何是日本 149
再次站位思考规划科学 152
第十一章 系统工程思想从萌芽到形成体系
系统工程思想的“中国化” 158
珍贵手稿中的学术轨迹图 162
几易其稿:从初稿到发表 167
第十二章 个人思想历程上的“ 综合扬弃”
提出建立新理工科院校 171
缘何引起系统工程热潮 175
第二个思想坐标:“综合扬弃” 178
第四部分 回归学术研究的实践
第十三章 持之以恒的读书法
个人书库:钱学森藏书的形成 186
勤于札记:读书中的“三到” 192
常读常新:一份经典阅读书目 197
第十四章 往来书信中的互动
未解之谜:往来书信有多少 200
问学之路:作为“过程的集合体” 204
未来已来:书信里的三大预见 208
第十五章 在中央党校的讲学
史实复原:中央党校讲学情况 217
原因释然:为何只去中央党校 223
不避争议:向往的“鹅湖之会” 226
第十六章 个人数据库的建立
点石成金:英文剪报中的思想密码 232
集腋成裘:一座个人数据库的建立 238
毛细血管:剪报如何激活成为情报 243
第五部分 新思想成就新的身份
第十七章 回答了“ 为谁著述”
弘道以文:不为与有为 250
从学术规范到学术道德 255
三重身份:如何做出版 258
第十八章 与马克思的“ 对话”
寻找规律:社会科学何以量化 265
理论储备:整体与重点相结合 269
英雄谁在:与马克思的“对话” 273
第十九章 何谓“ 离经不叛道”
内涵扩大:如何理解生产力 280
两科联盟:自然辩证法有何奥秘 283
体系创建:“思想上的结构物” 290
第二十章 新思想成就新的身份
第三个思想坐标:发现“钱学森之思” 296
创立四种革命理论:对共产主义理论的探索 302
钱学森思想体系:新身份与新形象 308
尾声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附录 本书主要参考来源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