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同时,“新冠疫情”的大规模暴发将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倒逼对新技术和新模式的需求,产业链安全越发重要,区域化布局供应链将成为常态,关键领域的“国产替代”和“5G应用”迎来重大机遇期。在中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的今天,国家高新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国家高新区内的上市公司则是高新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截至2021年底,1864家A股上市公司为国家高新区贡献了33.68%的营业收入、62.03%的研发投入及47.97%的研发人员,申请的PCT专利数量占国家高新区整体的26.44%。a本报告共分6章。第一章主要对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估的研究背景、指标设计等进行介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的情况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平台,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已进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创新发展,借力资本市场突破创新,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对全国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在国家创新发展大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创新发展理论,科学设计了一套评价体系,对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进行评估。第二章主要是对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整体分析。截至2021年底,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内拥有上市公司2283家,较上年增加了327家(新增336家,退市9家)。总体来看,在2283家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中,A股上市公司占绝对主导地位,创新产出效率较高,盈利能力较a 数据来源:2022年11月,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整理。强,投资价值正在逐步升高,但整体研发强度略低于美股,资本运作能力和管理专业度表现较差,带动本地就业方面表现较弱;港股上市公司规模较大,平均融资规模表现最优,研发投入经费最多,员工薪酬激励和资本运作能力表现较强,在人力市场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但研发强度较低,股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黄金投资时代”正在渐行渐远;美股上市公司表现出更强的风险偏好,在企业治理方面表现出更强的专业性,但整体市值表现较差,研发强度呈下降趋势,创新产出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上市板块来看,北交所由于刚成立不久,上市公司规模较小,各方面表现较弱,科创板作为新生板块,纵然在绝对指标上和传统的三大板块有些差距,但在研发强度、人员结构、专利产出等方面依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2021年深交所主板、上交所主板、深交所创业板、上交所科创板和北交所的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指数得分依次为84.06分、86.79分、63.03分、79.66分、18.93分。依据本报告设计的创新贡献测度方法,测得国家高新区内1864家A股上市公司对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贡献度高达25.07%,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创新发展贡献度亦达到6.30%a。第三章是对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企业创新能力的分析。一是通过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企业排名,发现创新百强企业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人才结构更优、拥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创新成果产出更多。二是从发展阶段、高企分布、组织形式、证券板块等对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对研发人员数量、核心专利储备、研发费用、营业收入、当年新增专利数量、企业获得的政府创新补助等指标进行分类,分析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影响方式,探讨指标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各指标与上市公司创新的关系,并进行仿真分析。三是运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按证券板块、组织形式、发展年限、所属高新区等进行分析。第四章是对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产业创新能力的分析。本章首先从行业角度对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进行分析,2021年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包括十七大类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其中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制造业占68.9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占比最高,为92.66%。国家高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得分最高,为82.09分,住宿和餐饮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得分最低,为23.74分。根据上市公司所属概念板块,选择了十大不同产业领域进行重点分析,主要涉及新能源车、国产芯片、物联网、大数据、5G概念、人工智能、节能环保、国产软件、医疗器械、区块链。从发展现状及政策、产业链分析、产业创新能力、产业排名20强、企业分析5个角度,分别对十大产业进行了产业创新能力分析。2021年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国产芯片产业创新能力得分最高,为84.81分,人工智能产业得分略低于国产芯片,为84.40分,新能源车产业得分为82.75分,位列第三。第五章是对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区域创新能力的分析。从区域分布上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和黄河流域等区域的六大城市群内的国家高新区拥有A股上市公司1696家,占国家高新区整体的91%,其中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高新区上市公司数量居前5位,共1201家,占全国的63%。从经济基础上看,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较其他城市群优势明显,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和江苏省的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居全国前4位,都在万亿元以上,综合优势显著。从技术成果上看,广东a 数据来源:2022年11月,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整理。省当年新增专利数量为52 904件,占全国的36%,远超第2名北京市的36 070件专利,处于绝对优势的位置,而珠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的当年新增专利数量在六大城市群中也处于一枝独秀的位置。2021年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得分排名,从省市来看,北京得分为77.18分,位列第一,新疆、广东、上海、江苏位列第2 ~ 5名,得分也都在75分以上;从城市群来看,长三角得分为82.83分,位列榜首,京津冀、黄河流域、珠三角和长江中游彼此间基本属于同一梯队。第六章是对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发展的点评与阶段性总结。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势必会成为国家高新区乃至中国创新驱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导者,引领经济爆发式成长。可以预见的是,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行业地位;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核心的新经济进入爆发期,新业态蓬勃发展;产业组织变革速度加快,社会生产效益明显提高;成果转化进程加快,大量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国际交流合作密切,在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方面拥有一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