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檀教授中医药理论功底深厚扎实,对中医学理法既有传承,又不断创新,对肺系疾病诊疗形成完整诊疗体系,重视天人合一、三因制宜的传统中医学观念,提出“脏腑相关”,“脏腑相干”,“阶段性治疗”等理论。尤其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有独特的心得体会,重视“温补肺肾,恢复气化”以除痹通络,逆转纤维化;率先提出“心神”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其应用到肺癌的治疗中,认为肺癌的发生是由于“肺气不足、心神失控、肝火司令”,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可稳定肿块,使其不再生长,部分患者可见肿块缩小或消失;结合地域特点,打破了传统宿痰伏肺理论,开创性提出哮病主于“火”的理论,在该理论指导辨证下,对于预防、治疗哮喘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书开篇介绍王檀教授从医经历,分享多年从医心得,劝勉广大学子自强奋进;第二章论述王檀教授学术思想大要,概括王檀教授中医诊疗思维的整体框架,为其后篇章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分别论述肺科各个疾病的诊疗思路,并配合医案分析,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病过程及分阶段治疗思维,让广大读者从新的角度认识肺系疾病的发病和病因病机,并指导临床治疗;第四篇论述肺病康复理论,康复医学在中国开展较晚,王檀教授前瞻性提出了中医肺康复理论,将康复医学与中医辨证相联系,应用于临床15年之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受到广大业界人士推崇,先后吸引了河南中医院、北京中医院等多家医院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学习交流,本章详细论述了中医肺病康复理论体系,包括运动、呼吸、情志等治疗方案。第五篇论述了王檀教授杂病诊疗思路,突出了“脏腑相关”,“脏腑相干”等理论,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思维;第六篇医论医话篇主要介绍了王檀教授对“三因制宜”“阳衰”“腠理”等传统理论的认识和独到见解,为广大学子及中医爱好者提供新的思维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