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地理地理学理论从城西首镇到华洋之界:上海法华地区城市化进程研究

从城西首镇到华洋之界:上海法华地区城市化进程研究

从城西首镇到华洋之界:上海法华地区城市化进程研究

定 价:¥80.00

作 者: 胡端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52038347 出版时间: 2024-01-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紧扣“城市化”主题,借助城市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社会经济史理论,对清代至民国年间上海城西法华地区(涉及今长宁、徐汇、静安等区)的城市化进程作了长时段的研究,试图打通“传统”和“近代”的学术障壁,打破学界在江南市镇研究与上海城市史研究之间的隔异。作为清代康乾年间上海城西首屈一指的棉布业巨镇与开埠后得租界扩张之先机的华洋交界区,法华地区的城市化无疑具有典型的文明演进与社会转型的双重意义。通过研究这一地区在不同时空背景与地域格局下城市化的发育机理、动力机制、内涵特征、演化路径、时代局限等问题,本书力图揭示出明清以来江南地区以市镇型为主导的“原生型城市化”模式如何从萌发、独立、鼎盛,及至被外力推引的“近代城市化”模式所阻断、异化,并最终使城市化进程趋向于传统与近代交织、城乡二元交错的状态。

作者简介

  胡端,1985 年生,浙江淳安人。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馆员、校史研究室(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江南史、教育史、交大校史党史。先后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史林》《安徽史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并有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著作有“百年名校 江南文脉”丛书多卷(合著)、《中国大学校史研究(2016)》(副主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上海市哲社课题多项。硕士学位论文《上海法华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研究 (1750—1927 年 )》获 2012 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

图书目录

第一节   问题意识与选题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区域 、 时段与概念 10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20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39
第一章   法华成镇之前的乡村聚落史 42
   第一节   兼具河 、 寺之利的聚落形塑 43
   第二节   法华巷 :“ 因寺名巷 ” 与 “ 缘寺成巷 ” 57
   第三节   法华成市成镇的年代考辨 62
第二章   “ 城西首镇 ”: 乾嘉年间法华镇的 “ 原生型 ” 城市化 71
   第一节   “ 城西首镇 ” 地位的构建 72
   第二节   法华镇 “ 原生型 ” 城市化的内涵与局限 85
   第三节   “ 原生型 ” 城市化视野下的聚落 、 家族与科举 98
第三章   “ 原生型 ” 城市化道路的阻断 130
   第一节   外部兵燹 : 太平天国战争的冲击与契机 131
   第二节   内部困境 : 李漎泾水利功能的衰退 138
   第三节   “ 中心 — 边缘 ” 的镇村格局逐渐逆转 146
第四章   法华地区近代城市化转型的驱动力 154
   第一节   新式交通与近代市政的楔入 : 来自租界的扩张 155
   第二节   华界自治运动之下的法华乡市政建设 175
   第三节   单一棉布业结构的多元化转型 194
第五章   “ 华洋之界 ” 的形成 : 法华地区近代城市化转型的新内涵 204
   第一节   土地利用的非农化与乡村景观变迁 205
   第二节   四乡劳动力的转移与产业工人的形成 230
   第三节   华洋设学与法华乡教育近代化 236
   第四节   权力格局新秩序 : 地方自治下的绅治 、 官治与新式社会组织 283
   第五节   风俗教化的新变 : 以 《 乔氏宗谱 》 中的家规礼法为中心 294
第六章   “ 华洋之界 ” 的城市化问题与社会治理 303
   第一节   殖民性 、 民族性与近代性之间 :“ 华洋之界 ” 的越界筑路交涉案 304
   第二节   城市化扩张中的殡葬危机及其应对 : 以家墓 、义冢为中心 329
   第三节   社会失序与治理 : 烟 、 赌 、 盗 、 杀等治安问题346结语 365
   第一节   近代法华镇城市化转型成败探讨 365
   第二节   “ 内外双循环结构 ”: 法华地区城市化盛衰机制解析 369
   第三节   江南市镇两类城市化模式的利弊与启示 375
参考文献 379
图表目录索引 403
图片目录索引 404
后记 409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