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利用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对采集的京津冀城市灰霾数据进行了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1)海量数据的采集和多尺度数据的兼容。实现了长期站点小时监测数据的采集,实现了监测数据(小时尺度)、经济相关数据(年、季度、月度尺度)的兼容,站点数据、市区数据以及城市数据的兼容。(2)多层面展示灰霾特征。从站点、城市、区域的对比和小时、日均、月度的对比,多层面分析城市灰霾特征及其变化。(3)多方法挖掘灰霾关系。结合分类、关联、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挖掘站点与站点、城市与城市间的灰霾空间关系,以及灰霾与其它污染物之间的关系。(4)动态和静态角度探索灰霾的形成。基于“人地关系”协调的视角,分析灰霾、灰霾污染形成的背后“推手”,从静态、灰霾分布特征等角度分析地形地貌、人文活动对灰霾的影响,从动态、灰霾浓度值变化角度分析气象要素以及人文活动对灰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