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玉(一八六六-一九四〇),字叔蕴,又字叔言,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生于江苏淮安。罗家在北宋时为河南阌乡人,随宋室南渡后迁居上虞永丰乡,故又称“永丰乡人”,以上虞为祖籍。罗振玉自幼聪颖过人,很早就识字作文,十六岁时回上虞应试,得中秀才。但他并不十分重视科举,当一八八二年、一八八八年两次乡试落第后,就绝迹棘闱,潜心学问。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他认为只有学习西方才能增强国力,于是潜心研究农业,一八九六年与蒋伯斧在上海创立“学农社”。一九〇〇年秋,应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邀请,出任湖北农务局总理兼农务学堂监督,后任武昌江楚编译局帮办。一九〇三年被两广总督岑春煊聘为教育顾问。翌年受江苏巡抚端方委任,在苏州创办江苏师范学堂,任监督。一九〇六年调北京,任学部参事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辛亥革命后,他避居日本,从事学术研究。甲骨文研究早期,罗振玉当属首位功臣。他不但首先探明小屯为甲骨的出土之地,而且在甲骨文收藏、整理、刊布、考释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一九二一年,贻安堂影印出版《集殷墟文字楹帖》,收入罗振玉先生自撰联九十九副,均为集字书写而成。此书不仅开创了甲骨集联的风气,也大大促进了甲骨文书法的普及,至今整整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