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歌数量巨大,诗人群体众多,地域特色纷呈,艺术形式繁富,至今有大量诗人作品保存于传统郡邑文献中,梳理、挖掘、整理这些传统郡邑文献对清诗研究无疑有廓清全貌的意义。崔十元即是清代地域色彩鲜明的诗人之一,通过崔士元的诗歌创作,可以深入观察清代诗坛风貌和地域特色,并可藉以考察清代后期中国底层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心路历程。崔士元(1805-1869),字次龙,号雪庐居士,晚号伴鸥散人,清代诗人、画家,直隶献县(河北献县)人。其诗与崔旭、梅成栋、董元度齐名,廾称“燕齐四家”。《清史稿·艺文志》注銾《燕齐四家诗集》十二卷,该诗集为汇印本,收录崔士元《雪庐三种诗》二卷(其他为:崔旭《念堂诗钞》一卷,梅成栋《树君诗钞》一卷,董元度《旧雨草堂诗》八卷并附《诗余》一卷)。崔士元一生穷苦潦倒,阑顿于社会底层,其生平资料存世者甚少,载于方志及他书者亦皆语焉不详,所以只能从他的作品与交游中大体了解他一生的脉络。崔士元生于嘉庆1‘年(1805)。许鍟在《雪庐诗草·序》中说他“立年掇衿,旋以科岁历受知于昊甄甫、潘芸阁、冯武原诸学使”,董小韩(名式愈,小韩其字,献县人,道光二1‘四年甲辰科举人,有《重修汉献王陵碑记》留世)在写给崔十元的诗中有“太岁甲午文战始,至今犹洒秋风泪”之句。“立年”指三十岁,“甲午”指道光1*四年(1834),可见崔十元在道光1‘四年参加县试,成为童生。又,崔士元在《新月十首》诗下自注道“自此以下至《雪月郊游篇》皆辛卯以前作”,其中包括《与马印溪述旧联句四十四韵》,诗中写道:“俱痛椿萱谢,空嗟弟妹痴。”结合许锽《雪庐诗草·序》所言“十龄而孤,鞠于大父,八岁时母病,呕守药鼎者十又八年”可知,崔十元之母病逝于道光卜一年(1831)前。又,道光二卜四年(1844)刊刻《雪庐诗草》,崔十元在自序中提到“兹且头颅四十“,同治三年(1864)刊刻《花王阁剩稿遗稿用韵》,崔十元在《白悼二首》(之二)中提到“投闲六十年,安所助陶甄”。加之以古人多以虚岁计,综上,我们基本判断崔士元出生在嘉庆卜年(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