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自序
第一篇 童年和家庭
过年
赵登禹路55号内4
西屋三间
赶庙会
甘家口一号楼501房间
我和妈妈去颐和园赏桃花
由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歌所想起的
儿子与“黑子”
儿子在春节里
写给在加拿大留学儿子的一封信
写在《我和我的父亲母亲》一书前面
回到宁乡
我的外婆
青少年时代的母亲
怀念我的母亲——写在2013年母亲节前夕
深切的思念——写在2016年母亲节
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
永记父亲遗言——2004年在纪念彭庆遐同志逝世11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寻找大伯父当年抗倭的足迹
第二篇 追逐和奋斗
1992年第一次回兴凯湖——回到阔别20年的连队
2000年第二次回兴凯湖——31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2012年第三次回兴凯湖——这片魂牵梦绕的黑土地
雪
我爱这一九七八年
我的大学——北大一分校和北京大学
天津之行
春雨
窗下有一位小姑娘
北戴河旅游记
魏公村的变迁
清河巨变
怀念我的好领导、好老师潘菊圭
2006年是不寻常的一年
我终身受益的一段经历
我们和共和国一起走过
三十年感怀
我和祖国一起成长——献给祖国60年华诞
美好的回忆
在中国气象局春节联欢会上演唱被授予“最具青春活力奖”
纪检监察审计干部赞
在北京大兴兵团战友聚会时的发言
写给“龙江行”战友们的一封信
感谢国志华兄
读国志华在《经典珍藏》扉页上的文章有感
《岁月如歌——青春记忆》视频是我送给战友的新年礼物
《岁月如歌——青春记忆》视频解说词
写在视频发布一天半
参加战友聚会有感
那遥远甜涩的“黑甜甜”
《我们共同走过从前——兴凯湖十八连知青回忆录》前言
笔耕黑土忆春华——答栖聚影像记者问
写在《我们共同走过从前》完成一周之际
第三篇 加拿大见闻
2013年第一次飞往加拿大
加拿大伦敦印象
观赏尼亚加拉大瀑布
虎口逃生
到刘寅家做客
加拿大的食品卫生
散步
新型的家庭关系
加拿大像大花园
我最常去的小旅馆
到休伦湖去
给“小钻钻”放生
这里的老年人仍在忘我地工作着
里贾那
到卡尔加里去办美签
爱助人的加拿大老人
在加拿大学习英语
故地重游
跨三省的长途跋涉
2015年游加拿大巧遇梅花鹿
在麦当劳里
这里的人们永远面带微笑
祝福留学加拿大的孩子们
难忘住在里贾那2313一grantwad的日子
1110—575ProudfootLane的记忆
住在1675 beaverbrookaveLondon的幸福快乐时光
金秋时节
这是一个讲秩序讲礼貌讲助人的文明国度
我与老天爷有奇缘
第四篇 做书香女人
读书、奋斗与人生
我眼中的女性角色
读《独处是女人最好的奢侈品》有感
写给书香女友姚莫诩的一封信
书香女友——时建华
书香女友——张宝玲
知书之友——与战友栾恩连的微信聊天记录
知书之友——罗一明
知书之友——郭海远
看望恩师——曹先擢
读毕淑敏《经典散文》有感
我想做一个快乐的真情写作者
明媚的春光——春游颐和园
灿烂的夏日——夏游颐和园
金色的秋景——秋游颐和园
如诗的冬韵——冬游颐和园
我有“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歌声充满我的退休生活
真想去尝试
我永远的梦
读毕淑敏《寻觅优秀的女人》有感
丽人节的感悟
杨绛先生,我敬佩您!
读李银河《人间采蜜记》有感(一)
读李银河《人间采蜜记》有感(二)
读李银河《人间采蜜记》有感(三)
读李银河《人间采蜜记》有感(四)
读《我看北京文化和北京人》有感
我喜欢山水田园诗
杜甫抒情绝句的艺术特色
吟杜甫诗《登高》
咏蒋捷词《虞美人·听雨》
诵柳永词《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唱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关于李煜词所引起的共鸣
读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读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读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读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读懂李清照作品中的“愁”
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
李清照爱国主义思想和性格特征及其作品
艺术风格的形成
读《生活的从容,来自内心的秩序感》有感
9月3日参加母校(原北京师大女附中
百年华诞有感
做书香女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