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作品集外国文学作品集中国诗人随笔系列 福建卷 被骨头知道

中国诗人随笔系列 福建卷 被骨头知道

中国诗人随笔系列 福建卷 被骨头知道

定 价:¥30.00

作 者: 鲁亢
出版社: 阳光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52522730 出版时间: 2015-12-01 包装:
开本: 32开 页数: 192 字数:  

内容简介

  就文学体式而言,散文与随笔可并成一大类。若要一言以蔽之这类体式之特性,我斗胆说:公共性。它是众多文学体式的公约数,也是无数社会性言说的公约数。所以,诗人、小说家往往要附带写写散文或随笔,学者、医生、演员、商人和官员,数不尽的各行各业的人,都会跑到散文或随笔这块领地上卡遛(卡遛:福州地区方言,也通行于台湾马祖等地,意指闲逛、溜达)一番。它是文学的“公共广场”。无论你是专业的文学写作者,还是其他社会领域的各路神仙,只要来到这个广场,大家就享有同等的“文学身份”,就可以以文学的名义说话,甚至聊聊文学本身的问题。作为社会物理空间的广场,天然具有两种功能属性:抒情性和议论性。在农村,村庙就是广场。每逢佳节,村民在此狂欢;但逢大事,族人在此定论。在城市,广场的双重属性在聚合,在放大,还变幻莫测地相互转化着。君不见,三十年前广场批斗小兵横行,三十年后广场歌舞大妈扰民。而我想说的是,散文和随笔,作为纯粹精神空间的“文学广场”,也有双重属性,并且它们在这个时代发生着复杂的转换关系。一般而言,散文重抒情,而随笔重议论。这种天然分化与中国古代的文章学传统并不相符,而是现代文学体式发生流变的结果。这里面不得不提鲁迅的特殊贡献。通过他的海量写作,杂文从广义的散文中独立了出来,成为一种以纯议论为要义的文学体式。显然,在这个体式茁壮成长的背后,隐含着特定的诉求:对社会公共问题的介入。其结果是,散文中的抒情性和议论性分道扬镳了。不过,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杂文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快速衰变为两个支流:一支最大限度地删除了杂文的文学性,发展为大众媒体时评;一支则向文学性回归,重新融合散文的大统,发展为随笔写作。于是,散文的抒情性与随笔的议论性在慢慢靠拢,“文学广场”上的两种声调正在汇合。让议论变得更加柔软,让抒情变得更加有力,这是世纪之交发生在“文学广场”上的交响曲。

作者简介

  鲁亢,福州人,生于20世纪60年代,供职于福建省对台办公室《海峡了望》杂志社,现为编辑部主任。有小说、诗歌、散文等发表于《青年作家》《今天》《中西诗歌》《福建文学》等刊物。曾获《新月诗刊》诗歌奖。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长崎今日雨后/002
坐在我身边的女性/009
没有怜悯的世界/017
日语课/024
他们把我赶出村庄/033
第2部分
被骨头知道/042
影子在这块红石下/049
像父亲一样沉沦/056
看望死者的雨夜/065
第3部分
写作,电影/074
碟人日记:那你说吧,语言相通又怎样/084
越过日界线死去/090
有时读书,有时看粗俗的电影/094
躲到一边去的人/099
像我妈妈的女人/103
有关《贤伉俪》,或伍迪·艾伦的结局/108
你以前缺什么?——《男人四十》及其他/112
你会跟孩子一起去看吗?/116
扯到一部电影中的“诗人形象”/121
狗日的真实——观原创小剧场话剧《无人在场》/125
一出话剧会使什么事情发生——写在《纪念碑》上演之后/130
第4部分
自闭:拒绝日常生活的神奇想象/136
“这么好的诗我把它写完”/143
在这些诗句中,我没有时间了/146
我的时间锈斑/149
写在《世界末:散记》的页边/161
因为热爱,他像诗人一样工作/166
“一夜无梦”·哀歌/171
那年初夏幽暗一日/178
后来/182
致诗人弱拼/185
致子梵梅的一封短函/190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