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教育学理论外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吉林外国语大学为例

外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吉林外国语大学为例

外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吉林外国语大学为例

定 价:¥95.00

作 者: 秦和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丛编项: 光明社科文库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9455767 出版时间: 2021-04-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促进我国外语类高校、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著的。本书旨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对我国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流变的梳理,以吉林外国语大学为例,论述吉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与实践探索,以期为我国外语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启发和借鉴。

作者简介

  秦和,女,吉林省长春人,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教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督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民进吉林省委副主委,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吉林省政协常委,全国妇联第十一、十二届执委会执委,吉林省妇女联合会兼职副主席。主要社会兼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民办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概论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概念
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第二节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二、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三、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五、应用型高等教育本质属性
第二章 中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德国模式
二、美国模式
三、日本模式
四、英国模式
五、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第二节 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模式
二、“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三、“嵌入式”模式
四、“订单式”模式
五、“多元混合”模式
第三章 我国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
第一节 仿苏模式期(1949-1978年)
一、仿苏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二、仿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三、仿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第二节 复合转向期(1979-2010年)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因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四、复合转向期高校人才培养定位
第三节 多元发展期(2011年至今)
一、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第四节 我国外语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类型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二、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三、资源环境与培养要求不相适应
第四章 吉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设计
第一节 吉外的教育观
一、坚持走公益性办学道路,办最负责任的教育
二、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
三、坚持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节 吉外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
一、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调整人才培养规格
三、开拓“五元互动”的育人途径
四、建立“六位立体”的保障体系
第三节 吉外“三型”外语人才培养及其模式
一、“应用型”培养
二、“复合型”培养
三、“外向型”培养
第五章 吉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优化专业布局
一、学科与专业相互促进
二、外语专业规划与布局
三、吉外专业建设与改革
第二节 制定培养方案
一、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
二、优化课程体系的系统
三、重构项目化教学课程载体
第三节 构建课程体系
一、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三、改革与整合课程形态
四、改革课程效益评价
第四节 整合育人资源
一、校内资源整合
二、校企资源整合
三、校际资源整合
四、校政资源整合
五、国际资源整合
第五节 吉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
一、“外语+专业”模式
二、“专业+外语”模式
三、“双外语”模式
四、“小语种+英语+专业”模式
第六节 吉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案例四
第六章 吉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体系
第一节 优化大学治理结构
一、优化治理结构的意义
二、我国民办大学治理结构的问题
三、探索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
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新思维
第二节 夯实师资对人才培养的承载力
一、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举措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
第三节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机制
一、影响和制约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
二、完善质量保障制度
三、打造质量保障模式
四、提升质量监控效度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