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总论
本卷导论
第一章 “社会主义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初创与成型
第一节 命名与理论基础
第二节 “兄弟民族文学”话语的提出与初释
第三节 “兄弟民族文学”话语的成型
第四节 “社会主义少数民族民族文学”话语的成型
第五节 文学史编写的讨论与少数民族概念的初定
第二章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理论话语的演变及搜集与整理关系之辨
第一节 初期的工作与理论表述
第二节 “跃进”的激进与客观的积累
第三节 搜集与整理关系之辨
第三章 从拨乱反正到“民族文学’’理论话语的建立及其他
第一节 拨乱反正及新发展方向的初定
第二节 “民族文学”理论话语的自觉与成型
第三节 走向系统化、结构化的“民族文艺美学”探索
第四章 少数民族文学和学科建构的现代性反思以及批评之批评的连带
第一节 作为国家现代性工程的少数民族文学及其学科建构的现代性反思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之批评
第五章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实践与理论思考
第一节 “民族文学”话语的实践紧张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潜滋暗长
第二节 文化地理学与中华多民族文学板块架构
第三节 “多民族文学论坛”与多民族文学史观思潮
第六章 作为方法的比较文学理论
第一节 前史:比较的方法与现代性少数民族文学的萌生
第二节 比较文学方法的引入与民族性的强化
第三节 怎样比较:“本质平行”还是“融通化合”
第七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献与宗教研究史述
第一节 前期积累(1950-1970年):资源积累与评价标准
第二节 起步发展(1980-1990年):民族文学的宗教关联与宗教特注
第三节 纵深开拓(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宗教作为民族内核与多元观照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第八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神话学理论研究史述
第一节 晚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理论萌芽的史前阶段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理论复苏时期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末至世纪末:理论初步发展时期
第四节 2000年至今:理论多元化、系统化的自觉时期
第五节 少数民族神话学研究问题与前景
第九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女性批评研究史述
第一节 萌芽期(1978-1989年)
第二节 起步期(1990-1999年)
第三节 发展期(2000-2009年)
第四节 繁荣期(2010-2016年)
第十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生态批评研究史述
第一节 前史:书写民族“风景”的意识(20世纪50至年代)
第二节 生态意识觉醒与生态批评的初步实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7年前后)
第三节 生态意识的自觉与生态批评的广泛实践(2007年前后至今)
第十一章 新中国少数民族史诗学研究史述
第一节 资料积累与史诗学学科初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及世纪80年代)
第二节 书面文本的文化阐释(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
第三节 口头研究范式与中国学派崛起(2000-2016年)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