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厘清
一、河长制
二、地方试验
三、创新扩散
第三节 篇章结构
一、行文逻辑
二、基本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水污染及其治理研究
二、河长制及其创新扩散研究
三、地方政府创新及其扩散研究
四、环境治理试点与试验研究
五、简要的评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网络痕迹与学术研究
二、资料收集与反复寻觅
第三章 河长制的雏形与起源
第一节 河长起源的早期论及其甄别
一、“鲧禹说”
二、“苏轼说”
第二节 浙江省长兴县河长制的起源及演变
一、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催生的“部门河长”
二、水源保护催生的“行政河长”
第三节 云南省洱源县河长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面向河道管理的河道管理员制
二、面向洱海保护的河长制
第四节 江苏省无锡市河长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河道保洁管理制
二、河道长效管理责任牌制
三、河(湖、库、荡、沈)长制
第五节 河长制产生的结构性因素
一、回应缺水社会的环境挑战
二、应对自上而下的考核压力
三、破解治水的体制机制障碍
四、开发社会治理的地方知识
第六节 不变体制变机制
第四章 地方试验的区域扩散
第一节 河长制试水与创新孤岛效应
一、创新孤岛效应
二、创新孤岛效应的产生机制
第二节 一项机制背后的两种立场
一、学界质疑
二、民众认同
三、区域扩散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 区域扩散的驱动机制
一、创新试验地的示范效应
二、创新接受地的需求效应
三、政治学习与媒体建构的带动效应
第五章 地方试验的层次升级
第一节 层次升级的过程
一、国家部委的推动
二、进入“中央深改小组”视野
三、进入国家领导人的话语体系
第二节 层次升级后河长制的变化
一、治水任务清单的扩充
二、立法进程的推进
三、地方的“对标争先”
第三节 层次升级的政策环境
一、双重焦虑关系的演变
二、国家治理绿色向度的深化
三、“国富论”内涵的拓展
四、地方环境治理经验的吸纳
第六章 河长制治理机制的泛化倾向
第一节 治理机制的泛化效应
一、治理机制泛化现象及其含义
二、泛化的“长制”类型及其运行方式
第二节 治理机制泛化的基本逻辑
一、河长制的标杆效应
二、常规治理机制失灵
三、“长制”模式的历史传统
四、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的路径依赖
五、地方政府的政绩增长需求
六、职能部门寻求工作抓手的诉求
第三节 治理机制泛化的风险
一、行政成本的增加
二、基层政府疲于应付
三、公众力量容易被忽视
四、治理绩效的衰减
五、“南橘北枳”效应
第四节 “长制”治理机制与科层制
一、“长制”机制的绩效与问题
二、让科层制运转起来
第七章 河长制运行中的不足
第一节 “官方河长”运行中的多重矛盾
一、河长“有名”与“有实”的距离矛盾
二、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的力度矛盾
三、“河长办”与“河包办”的组织矛盾
四、信息公开与反馈不畅的对立矛盾
五、标准化要求与精准化实施的治理矛盾
六、新旧体制机制障碍并存的叠加矛盾
第二节 “民间河长”实践及其困境
一、“民间河长”的内涵及其起源与扩散
二、名实兼具型“民间河长”
三、名实分离型“民间河长”
四、名实之别的结构化要件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环境治理势能与河长制的创新扩散
第二节 责任包干制与压力传导机制
第三节 河长治水与资源再分配
第四节 迈向“吾水共治”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