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蔚楚,名永枏,广东香山人,与张锡纯、杨如侯、陆晋笙并称为民初四大名医。刘蔚楚博览群书,学贯中西,他认为医道精微,医者辨证时应四诊并重,必要时还需了解患者的心情与境遇,用药时攻补凉泻都不要走向极端。民国时期,中医学受到了西方医学的冲击,面临被废止的危机。刘蔚楚积极投身于保卫中医的活动中,将自己的行医经验、治病思想、临床医案等记录整理成文。民国中医泰斗张锡纯在其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多次提到刘蔚楚及其著作《遇安斋证治丛录》。 校注者:赵哲伟,男,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北京大学博士,现任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曾长期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担任硕士生导师。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若干部。黄小龙,男,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中医师,学苑出版社有限公司医药卫生编辑室主任。发表论文数十篇,校注出版中医古籍若干,如《周易悬象道德悬解》《火神之祖——槐轩医学全书》《吉益东洞古方医学全集》《吴佩衡伤寒论讲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