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研究
自爱与博爱:以“明君子”观之
《中庸》“人与天地参”义解
儒家“刑中”观念与实践诠解
源起、功能与方法:儒家“礼”论三题
《论语》包咸注与郑玄注文本比较
朱熹“克己”诠释思想的内涵、践履与影响
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与当代意义
非墨与忧时:陈伯陶及其《孝经说》述论
百家论道
轻重肢体:中国古籍中的权衡隐喻
文武周公时代与诸子发生学
圣人立法与君子行法:古典法治的二重结构
传统中国“祥异”应对机制及其政治法律意义
“以外统内”与君主制国家传统:以内朝的监察治理为中心
乡规民约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价值与进路
礼育思想在高校文化育人中的价值与实践——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习礼育人”项目为中心
儒者行思
康有为《孟子微》的缘起与旨趣
以国建族:康有为建国主张中的夷夏之辨
康有为“三世”宪法理论的建构逻辑
孙中山政权设计理论的内容与逻辑
徐复观论孙中山的政治哲学
熊十力政治哲学的旨趣:以《原儒》为例
良知坎陷与转识成智:牟宗三与冯契的智识之辩
梁漱溟《究元决疑论》的问题与进路
林安梧道论诠释学的内在逻辑论析
读书与评论
朱熹帝学思想的开拓:评王琦教授《朱熹帝学思想研究》
义理与礼制并举:读《礼理双彰——朱熹礼学思想探微》
四十年来中国大陆李泽厚研究散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