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山,地处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西北。相传舜时把全国划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镇山,作为祭祖之地,医巫闾山即为北方幽州之镇山,而海棠山正是医巫阊山北段主峰。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这里自古以来文化繁盛,民族间交往密切,为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汇地带,历史上曾留下了无数人类活动的遗存。建在海棠山中的普安寺和遍布山壁上的摩崖石刻造像即是其中极具代表性且特色鲜明的古代文化艺术宝库。普安寺,蒙古语称“阿拉坦锡图”,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俗称大喇嘛洞。道光五年(1825),清宣宗亲赐寺名——普安寺。海棠山摩崖造像由普安寺一世活佛发起雕刻,于四世活佛时期初具规模,并在五世活佛时期达到鼎盛。据历代《阜新县志》及《海棠山》(1994年4月10日第2版)记载,自康熙二十二年开始,一世活佛巴雅斯古朗开始雕刻摩崖石刻造像。据《普安寺》一书所载,乾隆三十八年(1773)雕刻一尊苏日塔拉迪彦奇像;到五世活佛时,根据全旗大小村屯总数,共刻有1449尊造像。造像活动从康熙年间开始,一直持续到宣统年间,在长达两百多年的历史中经久不衰。从开凿规模来看,佛教石刻艺术白汉代沿丝绸之路传人我国,至唐宋达到高峰,元明以后开始衰落,此后已罕见成片大规模开凿的石窟群,而海棠山却晚至清代仍在大规模雕刻,殊为难得,个中原因也值得深入探讨。从佛教题材上看,海棠山摩崖石窟是以藏传佛教造像为核心,这在中国丰富的摩崖石窟群中很是罕见,是非常重要的宗教、文化与艺术资源。但是,多年来社会各界对海棠山摩崖石刻关注者甚少,亲临者更少,甚至在石窟艺术研究专家口中也鲜少提及。除普安寺组织出版的相关资料,以及罗显明等著的《普安寺摩崖造像鉴赏》和零星散见的介绍性短文外,关于海棠山摩崖造像的学术研究成果并不多。鉴于此,自2010年开始,我们集中对海棠山摩崖造像进行调查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