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 研究难点
二 创新点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的概念基础
一 “绿色化”概念的提出
二 绿色发展理论的形成
三 法律制度“绿色化”的探研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的概念诠释
一 基本内涵
二 主要外延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的相近概念辨析
一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生态化
二 绿色知识产权
三 绿色知识产权制度
第三章 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绿色化”转型需求
第一节 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知识产权立法宗旨与原则未体现绿色发展理念
二 知识产权创造规则对绿色创新的激励不足
三 知识产权运用规则限制绿色技术的转移转化
四 知识产权保护规则造成生态安全等环境问题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绿色化”转型需求
一 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生态环境促进效应
二 消除知识产权制度的生态环境负面效应
三 深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
第四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绿色化”转型基础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伦理基础
一 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的价值指引
二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变迁的价值启示
三 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思想中国化的价值遵循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法理基础
一 知识产权法阶级本质的要求
二 知识产权法价值追求的体现
三 知识产权法职能的应有之义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法律基础
一 宪法依据
二 《民法典》依据
三 其他基本法依据
第五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绿色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理念的分歧与调和
一 绿色技术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争议
二 绿色知识产权激励与限制之间的平衡
三 知识产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博弈
第二节 国际规则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
一 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基本理念
二 世界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与借鉴
第三节 域外绿色知识产权激励制度运行效果评析与启示
一 运行效果的实证分析
二 运行效果的评价与启示
第四节 域外绿色知识产权激励与限制的司法实践经验
一 绿色专利维权之诉
二 专利禁令的四因素检验
三 支付持续使用费规则
第六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原则与边界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一般性原则
一 生态整体性原则
二 利益平衡原则
三 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特殊性原则
一 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原则
二 促进绿色商品与服务提供原则
三 促进绿色作品创作与传播原则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范围
一 调整对象范围
二 权利主体与客体范围
三 权利保护与限制范围
第七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绿色化”转型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绿色专利法律制度的构建
一 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
二 限制危害环境型发明创造获得授权
三 完善绿色专利的激励机制
四 建立绿色技术转移转化促进机制
五 确立基于环境利益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第二节 绿色商标法律制度的构建
一 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
二 鼓励绿色商标设计与注册
三 规范绿色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
四 加强“漂绿”行为的法律规制
第三节 绿色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构建
一 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
二 完善绿色作品创作的激励机制
三 限制危害环境型作品的著作权行使
四 建立绿色作品传播与应用的促进机制
第四节 其他绿色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
一 绿色商业秘密制度
二 绿色地理标志制度
三 绿色植物新品种权制度
四 生物遗传资源与绿色传统知识保护制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