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以“华夷观”分析清代对内统治与对外关系的模式,强调内在发展的重要性,指出清代中国内部发展及对外往来的动力,主要来自自身制度与政治文化的相互作用与动态变化,借以突破费正清学派“朝贡体系”之外力冲击论。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讨论清代君臣对“华夷观”与“华夷之辨”的诠释变化,并探讨“华夷观”相关的满汉关系、朝贡制度、边疆管理等问题,分析清代“天下秩序观”的运作模式;下编以属国、两属之国、互市国三种类型,分析朝鲜、琉球、日本如何以“华夷观”为标准,看待自身政权定位及其与清帝国的往来关系,从而建构清代“华夷观”与“天下秩序观”各自诠释与动态切换的弹性空间,并指出“天下秩序观”是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理论基础,也是传统中国政治制度的运作准则,可为今日中国如何与世界各国交流互动,提供相应的借鉴、反思及人文思维的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