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九年,侵华日军占领下的上海,文献典籍损失惨重。在此背景下,以叶景葵、张元济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国人士策划创立了合众图书馆,更不远千里延请顾廷龙先生南下主持馆务。其“取众擎易举之义,各出所藏为创”,得到了众多藏书家的响应。合众创办之初,面对各家所捐诸多典籍文献,顾廷龙曾计划先编分目,再合馆中自购及零星受赠之书,汇为总目,因此与潘景郑等前后编制了十余种私人捐献专题目录。如此操作,既便于查考各家捐献,又兼具馆藏检索功能,还可反映各家收藏意图、特点及其读书治学的倾向。“分目”以外,另编成“总目”五部,较为系统地着录了当时大宗的馆藏典籍。如此完备的基础文献整理工作,在近代私立图书馆史上并不多见。此外,在具体编目过程中,顾、潘等人并非一味因循守旧,而是结合实际情况与个人实践经验,在作者籍贯着录、图籍碑帖分类等诸多方面颇有创新,同样值得引起重视。时至今日,这批典藏目录虽已基本失去检索功用,但却成为研究合众图书馆收藏史、近现代图书馆发展史等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同时对考察彼时藏书家之收藏、典籍之流转等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合众自成立至整体捐献给国家的十余年间,这批具有特殊意义的典藏目录大多未正式公开发行,现在更是寻觅不易,故今重新整理汇编,影印出版,以饷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