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与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共同构成一国之部门法体系,为最重要的法律部门之一。它作为市民社会的基本法则,调整着市民社会中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发挥着定分止争、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的出台和实施,中国第一部民法典诞生了,其将以往分散的民法规则整合成更明确、更具规模的制度体系,在我国法制史上熠熠生辉。学习《民法典》,掌握各编的规则体系和具体条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生效实施,我国就此进入民法法典化的时代。《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典”命名的法律,其颁行是我国立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依法治国进程的一块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法典》在体例和内容上有较多的创新,具有体系得当、逻辑自洽、收放自如、兼容并包的特点,是一部具有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本土特色的民法典。《民法典》不仅仅是民事领域与民事生活的行为指引,也是民事纠纷的裁判规则,更是界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基本法。《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确立了公权力行使应当以保护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为终极目标的治国理念,以此推动我国国家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法学专业的教学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培养,而合格的法律人才应当通晓现行法律,了解司法裁判规律,熟悉法律的执行规则,能够有效运用法律解决问题。因此,处于法典化时代的“民法学”课程的教学,必然有别于以往处于零散单行法时期的“民法学”课程的教学。“民法学”课程的教学,必须以《民法典》为依据,以民法教义学作为教学的基本方法,将《民法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主要制度讲解清楚,把我国进入民法法典化时代的背景和国情需求讲清楚,把《民法典》的重要意义及其对我国法治实践和人民生活的重大影响讲清楚*在夯实法学专业学生民法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对《民法典》的众多概念和各项制度形成体系化的认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解释法律、运用法律直至能够裁判个案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大批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合格法律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对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迫切需求。 在民法法典化时代,“民法学”课程的教材也必须依据《民法典》的规定而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让“民法学”课程的教学体现《民法典》的理念和制度。应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的邀请,我们组织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几位优秀作者,一起编写了这套《民法原理与实务》,供国家开放大学法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作为教材使用。这套教材的体例参考了《民法典》的体例,包括民法总论、人格权法、物权法、合同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和侵权责任法共七编。本套教材字数较多,因此我们将其分为上、下两册。为了体现人文精神,并平衡上、下两册的字数安排,本套教材将人格权法的内容作为第二编置于上册。因此,上册包括民法总论、人格权法、物权法三编,下册包括合同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和侵权责任法四编。本套教材在内容上以《民法典》的条文规定为准,并吸收了最高人民法院围绕《民法典》做出的新的司法解释的相关内容。为了方便“民法学”课程的教与学,本套教材以单元为模块,在每个单元中设置了学习目标、要点提示、导入案例等导读性质的内容,并在每个单元后提供练习题和答案,方便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测,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