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168.00
作 者: | 陈晓明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丛编项: | |
标 签: | 暂缺 |
ISBN: | 9787218158075 | 出版时间: | 2023-01-01 | 包装: | 精装 |
开本: | 16 | 页数: | 字数: |
第一辑? ? 后现代的现代性—当代理论与文学的转向
上编??现代性隐忧
第一章·替代与补充:从后现代到现代性
008 后现代变成了“现代性”问题
014 审美的现代性意义
021 “现代性”论述引入中国当代文学
027 建构现代性的“当下本体论”意义
第二章·超越隐忧:现代性之多样性与本真性
031 现代性之“隐忧”
035 现代性的多样性方案
043 重新确认的后现代根基
第三章·多元的困扰:理论的越界与转向
055 理论前沿:越界与多向选择
060 西学视野:后理论、批判话语与解构
068 文化研究:身体、图像及其向当下转向
第四章·变革的极限:现代性与文学的非历史化
078 现代性与历史化
082 非历史化叙事与反本质主义写作
088 无法历史化的女性写作
095 现代性与重新历史化
第五章·虚妄的强加:文学的道德诉求
102 什么是道德?谁的道德?谁道德?
107 历史之外的强加:道德与意识形态的力量
114 文本内的错位:道德与审美表现力
118 道德与当代审美意识聚合
第六章·文学的韧性:历史化与个人记忆
125 尖锐的断裂:启蒙叙事与革命写作
131 书写的妥协:个人记忆与历史化的叙事
138 结语或文学的非历史化问题
第七章·鬼影底下的历史虚空
141 关于“鬼影”的文学叙事
146 被历史覆盖的文学经验
149 个体经验与反思性的匮乏
152 告别历史或过激的补充
第八章·多义的记忆:历史“回归”或者在别处
158 历史再次无法拒绝
160 现代性反思与历史内在性
164 叙事的神奇性与历史的他者化
169 抒情性叙事与历史的自我化
172 历史始终“在场”或者断裂
下编??后当代幻象
第一章·记忆的解脱:“私密”与历史陷阱
178 动机与假象:原罪、隐私的修辞意义
181 深化与改写:历史 / 道德的陷阱
186 私人性与中国小说的历史变异
第二章·重写故乡与后现代的“恶之花”
193 现代性的历史叙事及其在当代的变革
198 在历史碎片中重绘乡土 / 后现代图景
204 同性、同乡及其颠覆同质化的历史
210 故乡的迷失与对文化母本的追踪
第三章·新新浪漫主义:后现代的变形记
218 潮流或市场的梦想:浪漫又先锋?
222 后现代的尴尬:现实的错位
227 BOBO 族的美学:新新浪漫主义
235 文化象征意义:倒退或者补课?
第四章·从容中的坚韧:无法穿透的现代性之墙
241 对人性的绝对叩问
244 历史轮回与“现代性”之坝
248 在爱欲的尽头舞蹈
252 在偏斜中发掘荒诞的诗性
255 穿越过当代生活的废墟
第五章·“凿空”西部的神秘:生活的肯定性
261 沈苇:当下生活的肯定性
267 董立勃:日常生活的伦理
271 刘亮程:过自己的生活
第六章·“天下”的托词:责任、规训与暴力
283 “天下”:面向新国际的规训
286 “天下”:暴力与艺术的超越境界
292 暴力美学的依据和托词
第七章·最终的秘密:墓碑、瘤子与乱伦后的谋杀
299 秘密地带,墓碑,文本的虚幻性
306 瘤子,叙述的飞扬与乡村的苦难
310 乱伦、谋杀与人性的秘密
315 山谷里的诫碑,历史遗产与另外的道路
第八章·“后人民性”与美学的脱身术
323 底层的苦难与悲悯情怀
327 推向极致的表现方式与脱身式的变异
332 囚禁的思想根源与脱身的艺术可能性
338 附录一 《现代性的幻象》序
348 附录二 自序:记忆与踪迹
354 附录三 修订版序言
第二辑? ? 无望的叛逆—从现代主义到后—后结构主义
(节选)
上编??寻找现代主义
第一章·歧途中的选择:现代审美进向
364 超功能选择:文学取代宗教
368 选择中的分化:纯艺术、亚艺术与边缘艺术
371 逆反维度的审美进向
377 走出歧途,走向现代精神极地
第二章·超越粗陋理性:作为艺术表现的现代审美主体
381 理性主义及其限制
385 后理性主义:超越粗陋理性
389 超越的审美主体:重建个体敏感性
394 审美个体的外化与内化:永久更新的统一体
第三章·现代精神溯源:乡村与城市的冲突
403 两种文化冲突的历史叙事
405 欧洲文化的内在心灵
411 当代中国的文化蜕变
第四章·文学视界:无限的审美统合体
418 审美视界的历史涵义
422 视界融合的审美功能
425 文学视界的深度进向
429 审美视界的超越性意义
中编??走进后现代主义
第五章·拆除深度模式:走出现代主义的阴影
434 落入象征的深渊:堕落与反叛
437 走出结构,走向平面:没有底盘的游戏
443 浮躁的超越:无根的创作与理论
第六章·常规与变异:有限的美学承诺
451 新写实:退出原生态或解构历史神话
455 先锋派:冲刺者与迟到者
460 潮流之外:王朔及其他
461 “我”的故事:我们时代的心理自传
464 结语:文学的历史境遇及其美学承诺
第七章·过渡性状态:后当代叙事倾向
469 简要的前提:“状态”的历史流变
471 后当代情境:主体的漂移状态与表象拼贴方式
475 被书写的客观现实:欲望化的外形或超感官状态
479 越过界限的价值标向:后道德状况与女性的祈祷
482 多元化的过渡性状态与欲望化的轴心
下编??后—后结构主义时代的来临
第八章·无法拒绝的现实:中国的后现代文化及其理论研究
489 中国产生后现代的历史语境
491 中国先锋派的后现代倾向
496 大众文化的后现代性
500 中国后现代研究者的态度和立场
第九章·想象的位置: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
509 转折与错位:文化民族主义在当代的起源
513 假想的对抗:中国可以说“不”
517 在想象中构成的现实:民族主义在当今中国的实践功能
522 想象与实际:民族主义在当今中国的两难处境
528 结语:无法终结的想象
第十章·文化研究:文学批评的后—后结构主义时代
534 前言:文化研究的当代趋势
537 必要的前提:后结构主义与新历史主义
541 政治上正确:新的意识形态趋势
548 后殖民理论: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
557 大众文化:新的压迫与解放
567 结语:文化研究的意义与新的理论期待
573 附录 《无望的叛逆》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