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维廉(1937-),祖籍广东中山,1949年随家移居香港,后至台湾,先后于台湾大学本科毕业,台湾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和进行诗歌创作,获艺术硕士学位,一年后到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书,现已退休。为比较文学专业资深教授,中国比较文学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叶维廉在学术上最突出、**国际影响力的贡献是东西比较文学方法的提供与发明,他根源性地质疑将西方新旧文学理论应用到中国文学研究上的可行性及危机,肯定中国古典美学特质,并通过中西文学模子的“互照互省”,试图寻求更合理的文学共同规律,建立多方面的理论架构。代表性文章有《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运用》(1974)等,著有《比较诗学:理论框架的探讨》(大东图书公司印行,1983)、《叶维廉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2008)、《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等。叶维廉比较诗学研究的理论追求、研究范式、结构框架以及价值追求,都受到了中国现代诗学研究者的重大影响,这影响之深远几乎规定了叶维廉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文化选择与理论走向。同时,我们也发现,60年代起就负笈美国的叶维廉,因处身欧美学界各种理论流派风起云涌的“漩涡”之中,而对这纷至沓来的理论资源进行了主动摄取与吸收,并以之为借镜中国现代诗学研究之优点与缺陷进行了认真的观照与反思。正是在这种观照与反思之中,叶维廉对中国现代诗学研究者们积淀下来的诗学精神与理论成果进行了修正与更新、创化与生成。在比较诗学研究的理论追求上,中国现代研究者往往徘徊于两极之间,一是用西方诗学取代中国诗学,一是融会贯通中西诗学。叶维廉的比较诗学研究,很明显是在中西诗学融会贯通的追求之下展开的。尽管学界将追求中西文学间共同的文学规律或曰共同诗学作为共识,但叶维廉却发觉在异质文化模子之下的中西文学之间,很难求得“共相”,因此他,接受西方诠释学的影响,将在融会贯通中西诗学之下寻求共同诗学的追求,修正为将中西文学带入“弓张弦紧”的对话之中,让双方在对话中互照互识、互补互促,以寻求双方“争战”之后的“共生”。叶维廉提出了著名的“文化模子”的理论,希望在中西文学的对话与交流中,寻求双方的融会贯通与互相拓展,他觉得这样才能在保持双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求得未来发展中的共存共荣。叶维廉在承与创新中国现代诗学的同时,他作为现代主义诗人的敏感和理想评论家的追求,也使得他的诗学体系得以创生,笔者在研读叶维廉诗学文本的基础上所概括出来的叶维廉的文学本质论、文学传释论和文学批评论,也呈现出充沛的理论活力与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