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篇
第1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现状
1.1.1 水生态环境
1.1.2 陆地生态环境
1.1.3 湿地生态环境
1.1.4 大气生态环境
1.2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2.1 生态功能退化
1.2.2 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下降
1.2.3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1.2.4 饮用水安全隐患明显
1.2.5 生态修复难度大
第2章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成效
2.1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
2.1.1 水生生物保护——生物保卫战
2.1.2 国土空间管制——净土保卫战
2.1.3 排污口整治与工业污染治理——碧水保卫战
2.1.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碧水保卫战
2.1.5 大气污染防治——蓝天保卫战
2.1.6 生态系统管护——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2.2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
2.2.1 生态系统修复成效
2.2.2 环境质量改善成效
2.2.3 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成效
2.2.4 总体成效
评价篇
第3章 长江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3.1 长江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3.1.1 科学客观性原则
3.1.2 系统完备性原则
3.1.3 动态可比性原则
3.1.4 可操作性原则
3.2 长江流域生态健康影响因素和评价维度
3.2.1 社会经济因素
3.2.2 资源承载因素
3.2.3 环境容量因素
3.2.4 污染负荷因素
3.2.5 生态修复能力
3.2.6 资源环境治理投入
3.3 长江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3.3.1 长江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初选
3.3.2 长江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3.3.3 长江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 长江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3.4.1 生态健康评价常用方法
3.4.2 长江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方法比选
3.4.3 长江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模型构建
3.4.4 长江流域生态健康指数构建
第4章 长江流域生态健康指数测度与分析
4.1 长江流域生态健康指数测度的数据来源
4.1.1 评价区域范围
4.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4.1.3 数据处理
4.2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健康指数
4.2.1 评价思路与方法
4.2.2 评价过程
4.2.3 指数分析
4.3 长江中游地区生态健康指数
4.3.1 评价思路与方法
4.3.2 评价过程
4.3.3 指数分析
4.4 长江下游地区生态健康指数
4.4.1 评价思路与方法
4.4.2 评价过程
4.4.3 指数分析
修复篇
第5章 水生态系统修复
5.1 水资源集约利用
5.1.1 水量分配
5.1.2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5.1.3 节水管理
5.2 水污染控制
5.2.1 点源污染控制
5.2.2 面源污染控制
5.3 水生态修复
5.3.1 生态修复工程
5.3.2 水生生物保护
5.3.3 防洪与水土流失治理
第6章 大气污染防治
6.1 “双碳”目标与长江经济带碳排放
6.1.1 长江经济带碳达峰分析
6.1.2 长江经济带碳中和分析
6.2 长江经济带碳减排重点领域
6.2.1 工业碳减排
6.2.2 生活碳减排
6.2.3 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发展
第7章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7.1 工业废弃物防治
7.1.1 长江流域工业废弃物种类与特点
7.1.2 长江流域工业废弃物处置措施
7.2 生活废弃物防治
7.2.1 长江流域垃圾分类进展
7.2.2 长江流域垃圾分类长效措施
7.3 农业废弃物防治
7.3.1 长江流域农业废弃物种类与特点
7.3.2 长江流域农业废弃物处置措施
对策篇
第8章 长江流域生态改善治理机制创新
8.1 长江流域生态协同治理机制
8.1.1 多主体协同机制
8.1.2 多措施协同机制
8.1.3 多系统协同机制
8.2 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8.2.1 横向生态补偿的依据与必要性
8.2.2 横向生态补偿的创新模式
8.2.3 横向生态补偿的市场化途径
8.3 长江流域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8.3.1 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核算
8.3.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与途径
8.3.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环境支持
第9章 改善长江流域生态健康状况的政策建议
9.1 扎实推动绿色发展
9.1.1 严格执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9.1.2 开展化工园区评价认定
9.1.3 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
9.2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
9.2.1 推动沿江城市加大污水管网改造力度
9.2.2 深入推动排污口整治
9.2.3 加强面源污染防治
9.3 持续开展生态修复
9.3.1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