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散文随笔外国散文随笔乐府的历史性研究

乐府的历史性研究

乐府的历史性研究

定 价:¥98.00

作 者: (日)增田清秀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53117003 出版时间: 2022-1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88 字数:  

内容简介

  据《增田清秀博士著作目录》(见本书附录四,原载大阪教育大学国语文学研究室编《学大国文》第24号《增田清秀博士退官纪念论文集》,1981年),增田清秀自1952年开始发表第一篇《郭茂倩〈乐府诗集〉的编纂》(载东方学会编《东方学》第三辑),至1967年为止,一共发表了23篇乐府研究论文,并以此申请了广岛大学的博士学位,1975年以“乐府的历史性研究”为名集结出版。本书分论文篇和资料篇,作者娴熟地运用历史学和文献学的方法,探讨了中国的乐府从汉代的产生到唐宋的沿革历史过程中的诸如各朝代乐府制度,乐府演奏的实态,不同朝代人们对于乐府的观念,各朝代乐府歌诗的制作背景、主题与特色,以及历史上各类乐府总集的编纂情况及文献辑佚等诸多方面。

作者简介

  增田清秀(1915—1990),1915年生于日本奈良,1944年毕业于广岛文理科大学文学科汉文专业。1951年为大阪学艺大学讲师, 1967年为改名后的大阪教育大学副教授,1968年获广岛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71年升为教授。博士学位论文为《乐府的历史性研究》,1975年由创文社作为“东洋学丛书”之一种出版。译者简介:樊昕,1980年生于江苏南京,文学博士,现为凤凰出版社编审。从事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整理出版有《唐艺研究》(凤凰出版社,2010年)、《赵烈文日记》(中华书局,2020年)、《谭正璧友朋书札》(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年);在《文献》《词学》《国际汉学研究通讯》《杜甫研究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翻译二十余篇。

图书目录

目 次
自序 /1
论文篇
第一章 乐府的定义 /3
第二章 上林乐府的所在地与功能 /12
一、上林苑与上林乐府在地理上的关系 /13
二、上林乐府及平乐观的功能 /17
三、功能停止后的乐章、歌辞 /21
第三章 汉代的邹子乐与五帝歌 /24
一、邹子乐及其名称的由来 /24
二、邹子乐与东汉五帝歌的关联 /29
三、南北朝五帝歌的形制 /32
第四章 汉魏及晋初鼓吹曲的演奏 /36
一、鼓吹的语义和乐器 /36
二、汉武帝采用鼓吹的意图 /38
三、新声二十八解与横吹曲 /40
四、大驾鼓吹的列队情况 /43
五、东汉宫廷的黄门鼓吹 /47
六、短箫铙歌及其遗声的演奏 /50
七、汉魏之际赏赐鼓吹的功臣与私有者 /54
八、晋初鼓吹曲的特殊性 /56
第五章 魏晋宫廷演奏的歌曲 /59
一、相和歌的涵义 /60
二、属于相和歌的歌曲 /63
三、晋大曲 /68
1.作为棹歌的《王者布大化》和《白头吟》之曲 /69
2.复叠唱法和《西门》《东门》之曲 /70
3.艳、趋相伴的歌曲 /71
四、清、平、瑟三调的演奏顺序 /74
五、三调在音律上的差别 /77
六、三调在歌咏上的差别 /80
七、关于清商署 /85
第六章 清商曲的源流与南朝的吴歌西曲 /87
一、清商曲的源流 /88
二、吴歌西曲的歌唱 /95
三、与吴歌有关的传说 /99
1.基于传说产生的歌辞 /100
2.有名人物的女性关系 /101
3.判臣的行为 /103
4.王室的传闻 /105
5.民间的情死事件 /107
四、西曲与宋、齐的宫廷人 /108
1.舞曲化的时代 /109
2.使用乐器的新奇性 /110
3.宫廷人歌唱的商人主题的歌辞 /110
4.《寿阳乐》和宫廷诗人 /112
5.齐王室的权威和舞曲 /113
6.劳动主题歌曲的采择 /114
五、吴歌西曲与《古今乐录》 /115
第七章 汉魏南北朝游侠主题的歌曲 /118
一、汉魏及晋游侠主题的歌曲 /120
二、北朝的《东平刘生歌》和南朝的《刘生》之曲 /126
第八章 批判前秦苻坚施政的歌谣 /131
并记 正史所见批判施政的歌谣 /140
第九章 北朝乐府的实态与歌曲 /144
一、五胡乐府的实态与歌曲 /145
二、北魏乐府的实态与歌曲 /148
三、北齐乐府的实态与歌曲 /156
四、北周乐府的实态与歌曲 /159
第十章 南朝人所作的横吹曲辞 /163
一、总论 /163
1.曲辞的制作年代 /165
2.曲辞的歌曲性格 /167
3.曲辞作家的横吹观 /168
二、分论 /171
1.陇头水 /171
2.关山月 /176
3.折杨柳 /180
4.梅花落 /185
5. 长安道、洛阳道 /189
6.紫骝马、骢马 /202
7.雨雪 /208
第十一章 南北朝赏赐鼓吹的实态 /212
一、南朝人的鼓吹观 /212
二、宋齐两朝鼓吹上的特殊事件 /216
三、前部鼓吹和后部鼓吹的比重 /222
四、北朝赏赐鼓吹的实态 /224
第十二章 南北朝及隋的鼓吹曲 /228
一、谢朓的鼓吹曲和沈约的鼓吹曲 /228
二、北朝汉鼓吹铙歌的遗声 /234
三、隋炀帝时代的鼓吹曲 /236
第十三章 宋梁及唐的大堤与《大堤曲》 /241
附录 大堤主题歌诗集(南北朝、唐) 二十五首 /250
第十四章 隋唐的古曲演奏 /255
一、隋代的古曲演奏 /255
二、唐代的古曲演奏 /263
第十五章 唐人的乐府观与中唐诗人的乐府 /269
一、唐人的乐府观 /269
二、中唐的乐府作家 /272
三、李贺与李益 /273
四、白居易与元稹 /278
五、柳宗元与韩愈 /282
六、张籍与王建 /287
第十六章 唐代皮日休的“正乐府”与时事批判 /291
一、“正乐府”制作的时代背景 /291
二、关于皮日休的操行 /294
三、正乐府与时事批判 /297
资料篇
第一章 郭茂倩《乐府诗集》的编纂 /311
第二章 《乐府诗集》未收录乐府(汉魏晋南北朝) /323
《乐府诗集》增补 /324
附录 乐府作品编辑上存在的问题 /359
第三章 吴兢的《乐府古题要解》(原文与考证) /362
并记 唐人的古乐府解题之书 /374
第四章 《文选》李善注的古乐府与《乐府诗集》 /381
一、《步出夏门行》与《陇西行》 /383
二、《长安城西行》 /386
三、《上留田行》 /387
四、《悲歌行》与《塘上行》 /388
五、《饮马长城窟行》 /390
六、《歌录》 /391
第五章 刘次庄《乐府集》《乐府集序解》批判 /394
一、刘次庄的传记 /394
二、《乐府集》与《乐府集序解》 /398
附录 刘次庄《乐府集》《乐府集序解》辑佚 /404
附记 《乐府诗集》与《全唐诗》收录的乐府 /412
再版致谢 /417
附录一 索引 /419
附录二 增田清秀年谱简编 /467
附录三 增田清秀学会活动 /469
附录四 增田清秀著作目录 /471
译后记 /475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