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收字。 收入单字约16000个,加上异体字及简化字对应之繁体字,近20000个。同时兼收 少量复音词或词组,主要为联绵字和地名用字。 收字范围为:先秦、两汉古籍,包括《尔雅》《方言》《说文》,其中出现的字尽 皆收入;魏晋南北朝、隋唐文献及以后文言文中出现的字,尽量收入;魏晋以后字书中出现而无文献例证者,原则上不收;宋元以后白话文中特有的字不收;现代产生的字不收。二、字头编排。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同音字则按谐声偏旁排列。三、注音。标注现代音、中古音和上古韵部。 现代音,以普通话为准,标注汉语拼音。现代不用之字,依《广韵》音系反切拼切其读音。 中古音,以《广韵》音系为准,主要标注《广韵》或《集韵》的反切、声调、韵目、声母。若《广韵》或《集韵》未收,则采用其他韵书、字书或旧注之音切。 上古音,只标注上古韵部,以王力先生上古三十韵部为准。四、释义和例证。 以本义、引申义为序,假借义排在最后。强调词义的系统性,字义演变脉络清晰;同时注意字义的概括性,不使字义繁琐。 举例注重字义的时代性,尽量选用始见书或时代较早的典籍。五、某些字条下设【说明】一栏,主要是说明繁简字和字形更迭的情况,以及需要说明的字形结构 。还设有【辨析】一栏,意在辨析同义词,帮助读者理解这些词在某些意义上的细微区别 。字典正文后设【备考】,音不详或音义不详的字放入其中。六、附录有三个附表,是《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古文字字形简表》和《器物字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