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关于法学学习与本书的若干前言说明
第 1 章 法学学习: 既不无聊, 也非前途黯淡! ………………… 003
第 2 章 本书的理念 ………………………………………………… 007
第二部分 法治国刑法的基础
第 3 章 刑法是法的局部领域 ……………………………………… 011
第 4 章 实体刑法、 刑事诉讼法、 刑事执行与监狱执行………… 016
一、 实体刑法 ………………………………………………………… 016
二、 刑事诉讼法 ……………………………………………………… 016
三、 刑事执行与监狱执行 …………………………………………… 019
第 5 章 犯罪的实证方面: 犯罪学与刑事侦查学 ………………… 021
一、 犯罪学 …………………………………………………………… 021
二、 刑事侦查学 ……………………………………………………… 022
第 6 章 刑事政策……………………………………………………… 023
第 7 章 刑法的法源 ………………………………………………… 024
一、 概览 ……………………………………………………………… 024
二、 《刑法典》 的结构 ……………………………………………… 025
第 8 章 国家刑罚的正当性 ………………………………………… 027
一、 安全是国家的任务———保护义务理论 ………………………… 027
二、 刑法是法益保护与法恢复的工具 ……………………………… 029
三、 刑罚的目的 (刑罚理论) ……………………………………… 032
第 9 章 制裁理论的基础 …………………………………………… 046
一、 矫正与保安处分 ………………………………………………… 046
二、 刑罚 ……………………………………………………………… 048
三、 量刑 ……………………………………………………………… 051
四、 刑事诉讼法中的制裁 …………………………………………… 054
第 10 章 作为刑罚限制法的刑法…………………………………… 056
一、 刑法是 “公民刑法” …………………………………………… 056
二、 刑法的保障功能 ………………………………………………… 057
第 11 章 德国刑法的适用范围、 刑法的欧洲化、 国际刑法 …… 062
一、 德国刑法的适用范围 …………………………………………… 062
二、 刑法的欧洲化 …………………………………………………… 067
三、 国际刑法 ………………………………………………………… 075
第三部分 犯罪要件概览
第 12 章 犯罪构造 …………………………………………………… 083
一、 考查阶层 ………………………………………………………… 083
二、 评价阶层: 不法 (构成要件符合性与违法性) 与罪责之间
的区分 …………………………………………………………… 084
第 13 章 作为行为的犯罪 …………………………………………… 087
一、 不同的行为概念 ………………………………………………… 087
二、 行为在犯罪构造中的相关性 …………………………………… 093
第 14 章 构成要件符合性…………………………………………… 096
一、 构成要件的功能 ………………………………………………… 096
二、 客观构成要件与主观构成要件的区分 ………………………… 097
三、 客观的处罚条件 ………………………………………………… 098
四、 犯罪类型 ………………………………………………………… 099
002 德国刑法基础课(第 7 版)
第 15 章 违法性 ……………………………………………………… 110
一、 作为容许规范的正当化事由 …………………………………… 110
二、 单个正当化事由 (概览) ……………………………………… 111
三、 正当化的实质原则 ……………………………………………… 112
四、 正当化事由的结构 ……………………………………………… 113
第 16 章 罪责 ………………………………………………………… 115
一、 罪责原则 ( = 罪责基本原则) ………………………………… 115
二、 罪责概念的内容 ………………………………………………… 116
三、 罪责非难的 “内在根据” ……………………………………… 117
四、 排除罪责事由与宽恕罪责事由 ………………………………… 119
第 17 章 处罚的其他要件 …………………………………………… 121
一、 属人的刑罚排除事由 …………………………………………… 121
二、 属人的刑罚撤销事由 …………………………………………… 122
三、 诉讼程序要件 …………………………………………………… 122
第 18 章 特殊量刑规定 ……………………………………………… 124
第四部分 刑法鉴定报告
第 19 章 鉴定报告写作技巧 ………………………………………… 129
一、 撰写法律鉴定报告的一般提示 ………………………………… 129
二、 引导性语句 ……………………………………………………… 131
三、 涵摄方法 (“鉴定报告文体”) ………………………………… 132
第 20 章 对刑法条文的解释 ………………………………………… 137
一、 文义解释 ………………………………………………………… 138
二、 历史解释 ………………………………………………………… 140
三、 体系解释 ………………………………………………………… 141
四、 目的解释 ………………………………………………………… 142
五、 合宪性解释 ……………………………………………………… 142
六、 遵循法定刑的解释 ……………………………………………… 143
3 目 录 00
第五部分 侵犯生命与身体完整性的犯罪 (分论)
第 21 章 侵犯生命的犯罪 …………………………………………… 147
一、 犯罪构成要件的体系 …………………………………………… 147
二、 人的生命的起始与结束 ………………………………………… 151
三、 杀人犯罪详解 …………………………………………………… 154
第 22 章 侵犯身体完好性的犯罪…………………………………… 196
一、 条文体系 ………………………………………………………… 196
二、 身体伤害犯罪详解 ……………………………………………… 198
三、 承诺——— 《刑法典》 第 228 条 ………………………………… 219
四、 医疗手术 ………………………………………………………… 222
五、 参与斗殴罪 (《刑法典》 第 231 条) ………………………… 224
第六部分 刑法总论
第 23 章 因果关系与结果的客观归属 ……………………………… 233
一、 因果关系 ………………………………………………………… 235
二、 客观归属理论 …………………………………………………… 245
第 24 章 主观构成要件、 故意与构成要件错误 ………………… 305
一、 基础 ……………………………………………………………… 305
二、 特殊的主观不法要素 …………………………………………… 306
三、 故意 ……………………………………………………………… 307
四、 构成要件阶层中的错误情形 …………………………………… 327
第 25 章 违法性 ……………………………………………………… 350
一、 正当化事由在主权 (hoheitlich) 行为范围内的适用性 ……… 350
二、 主观正当化要素 ………………………………………………… 352
三、 容许构成要件错误 ……………………………………………… 357
四、 正当化的紧急避险 ……………………………………………… 363
五、 正当化的义务冲突 ……………………………………………… 380
六、 紧急防卫 (《刑法典》 第 32 条) ……………………………… 387
004 德国刑法基础课(第 7 版)
七、 《民法典》 第 229 条与第 230 条规定的自助权 ……………… 414
八、 承诺、 推定承诺与假设承诺 …………………………………… 416
九、 惩戒权与教育权 ………………………………………………… 434
十、 拘捕权 (《刑事诉讼法》 第 127 条第 1 款) ………………… 438
第 26 章 罪责 ………………………………………………………… 443
一、 罪责能力 ………………………………………………………… 443
二、 不法意识 (《刑法典》 第 17 条) ……………………………… 462
三、 宽恕罪责的紧急避险 (《刑法典》 第 35 条) ………………… 469
四、 紧急防卫过当 (《刑法典》 第 33 条) ………………………… 481
五、 法律没有规定的宽恕罪责事由 ………………………………… 490
第 27 章 正犯与共犯 ………………………………………………… 495
一、 正犯与共犯的界分 ……………………………………………… 495
二、 正犯的形式 ……………………………………………………… 502
三、 共犯 ……………………………………………………………… 535
第 28 章 可罚的预备、 未遂与中止 ………………………………… 573
一、 可罚的预备行为 (《刑法典》 第 30 条及以下) ……………… 573
二、 未遂 ……………………………………………………………… 584
三、 中止 (《刑法典》 第 24 条) …………………………………… 625
第 29 章 不真正不作为犯 …………………………………………… 667
一、 基础与构造 ……………………………………………………… 667
二、 真正不作为犯与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区分 ……………………… 668
三、 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分 …………………………………………… 670
四、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 …………………………………… 674
五、 不真正不作为犯中的违法性 …………………………………… 704
六、 不真正不作为犯中的罪责 ……………………………………… 705
七、 不真正不作为犯中的正犯与共犯 ……………………………… 706
八、 不真正不作为犯中的未遂与中止 ……………………………… 713
第 30 章 过失犯罪 …………………………………………………… 722
一、 基础 ……………………………………………………………… 722
5 目 录 00
二、 过失可罚性的要件 ……………………………………………… 724
第 31 章 竞合理论 …………………………………………………… 736
一、 竞合理论的意义与目的 ………………………………………… 736
二、 犯罪单数 (第 52 条)、 犯罪复数 (第 53 条) 与法条单数 … 737
三、 竞合考查的定位与构造 ………………………………………… 738
四、 行为单数与行为复数的区分 …………………………………… 740
五、 犯罪单数与犯罪复数 …………………………………………… 758
六、 法条单数 ………………………………………………………… 759
七、 竞合考查概览 …………………………………………………… 770
八、 犯罪事实不清时发生竞合的犯罪构成要件 …………………… 771
“案例与问题” 的答案提示 …………………………………………… 781
关键词目录 ………………………………………………………………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