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回顾区块链的发展 1
1.2 春风化雨——区块链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3
1.3 区块链技术为什么能成为国家战略 4
1.3.1 区块链成为国家战略的基础原因 4
1.3.2 区块链成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原因 7
2 区块链技术介绍 8
2.1 加密体系 9
2.2 分布式存储 11
2.3 妙笔生花——共识机制 14
2.4 P2P网络 21
2.5 数字货币与区块链 24
3 区块链助力产业的实际案例一 28
3.1 区块链在存证领域的应用 28
3.1.1 幸福的烦恼——互联网的便利与纠纷 28
3.1.2 区块链技术如何存证 30
3.1.3 区块链存证之阿喀琉斯之踵——哈希碰撞 32
3.1.4 区块链存证的法律依据 33
3.1.5 区块链存证可否高枕无忧——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4
3.1.6 量体裁衣,区块链存证的取舍——自由心证的利用 38
3.1.7 区块链协作存储的典范——IPFS介绍 41
3.1.8 区块链存证的总结 42
3.2 区块链与分布式身份认证 43
3.2.1 DID认证第一案例 44
3.2.2 DID认证的优势 45
3.2.3 DID标识详解 47
3.2.4 路遥知马力——DID的实际案例 54
3.2.5 必由之路——DID在物联网世界中的应用 60
3.2.6 DID总结 63
4 区块链助力产业的实际案例二 64
4.1 区块链助力溯源 64
4.1.1 现实生活中的痛 64
4.1.2 产品的防伪与溯源 64
4.1.3 溯源技术方案 67
4.1.4 溯源与食品安全 70
4.1.5 国家政策、法规与监管 72
4.1.6 溯源入局赋能各行业 73
4.1.7 产品追溯体系的互联互通 76
4.1.8 “区块链+溯源”方案 77
4.1.9 结合物联网技术 78
4.1.10 溯源的效应 79
4.1.11 南橘北枳——关于伪需求的讨论 79
4.2 区块链在医疗保险行业的应用 81
4.2.1 画好同心圆——区块链电子病历 81
4.2.2 建好连心桥——区块链电子处方 91
4.2.3 织好便民网——区块链电子票据 93
4.2.4 组好智能团——智能保险,保险直赔 103
4.2.5 搭好同心锁——供应链金融 113
4.3 NFT热潮退却下的冷思考 120
4.3.1 敢问路在何方——NFT的未来之路 122
4.3.2 与NFT相关的若干技术问题 126
5 让看不见的数据创造价值 131
5.1 大数据和数字经济 131
5.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33
5.3 数据在流通中创造价值 135
5.4 隐私计算的原理和方案 137
5.4.1 传统的隐私安全技术 137
5.4.2 安全多方计算 138
5.4.3 机密计算 141
5.4.4 联邦学习 143
5.5 几种隐私计算技术的比较 148
5.6 隐私计算与区块链技术结合 149
6 区块链外传——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思考 153
6.1 从“芝诺的龟”看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 154
6.1.1 “芝诺的龟” 154
6.1.2 基础货币、存款货币与存款准备金 155
6.1.3 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 156
6.1.4 利息与央行数字货币 156
6.2 从“拉普拉斯的鬼”看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 157
6.2.1 “拉普拉斯的鬼” 158
6.2.2 经济的混沌性:人工智能不能替代传统商业银行的存在 159
6.2.3 微妙的协作:央行与商业银行 160
6.2.4 新的移动支付体系:各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根源 161
6.2.5 商品货币:“骨骼清奇”的数字货币 162
6.3 从“麦克斯韦的妖”看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 162
6.3.1 “麦克斯韦的妖” 163
6.3.2 货币的非国家化与数字货币 164
6.3.3 资产数字化与数字货币 165
6.3.4 最终的结论 167
6.3.5 现实的困境与数字货币的作用 167
6.4 从“薛定谔的猫”看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 168
6.4.1 “薛定谔的猫” 169
6.4.2 货币发行中的“薛定谔的猫” 170
6.4.3 写在最后的结论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