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是细腻灵动的,也是精致典雅的,正如林海钟先生的作品。宋人邓椿云“画者,文之极也”,南朝宗炳画山水,叙言绘事之大莫过于山水。林海钟衷情于山水画,其作品传承古意,以萧散、简淡、灵动著称,被喻为禅意山水。笔墨是明心见性的非常好的载体。书为心画,画为心声。画者,心灵的波动,传之于笔端,见之于纤毫。林海钟的山水画以笔墨为宗,纤纤笔线,以小见大,见徽知著。用笔相生相应,笔笔生发,在长短曲直、干湿浓淡、轻重缓急之际,呈现出空明澄净之境,参赞天地之化育。展览以扇面、手卷、册页为主要呈现形式,从北阁这一独特的空间气场生发而出,将作品悬于云端,置于镜面,随阁就势,自然而然。彰显空灵、唯美至简的展示美学。喻示着质有而趣灵之境,承载着版本文化之旨。文润阁终于建成开放了。作为杭州国家版本馆的主创建筑师,我认为尽管用于做特展的北阁有点小,但它的形制很高。它出自我当初构想的山上观景阁的两个方案之一。由此,选择哪个艺术家在这里做展览,就决定了这里的基调。选林海钟是有原因的。在版本馆接近完工时,他是来参观的首位山水画家。我设计这个馆的核心观念,来自我对中国宋代山水画的当代解读,由此就特别在乎山水高手的观感。当我兴奋地向他解说现场主峰和《溪山行旅图》的意像相似之处时,海钟在长桥上回头一看,说这里何止有范宽,从东面这山头景象看那石壁的斧劈皴,不就是《万壑松风图》吗?我和海钟的这种对话是经常发生的,尽管在文润阁建造的两年中我从来没有带他来过,甚至连一张图都没有给他看过,但我们经常有机会俯瞰着西湖,谈论着宋代的山水画,这种互相陶染促成了多少次神游。文润阁尺度很大,但这次海钟展览的画很小,特别是扇面的选择,饶有意趣。在大建筑的大中,我最在意的是如何有小的情趣与细节。而在海钟的小画里,看似是高高低低、飘飘忽忽之景,但那活泼的笔法背后是骨气刚强。看似细碎的小景,每一幅都可以是大画的稿子。海钟的小画,如同西湖边的生活日记,小中是可以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