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78.00
作 者: | 范忠信 郑定 詹学农 著 |
出版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丛编项: | |
标 签: | 暂缺 |
ISBN: | 9787203129691 | 出版时间: | 2023-09-01 | 包装: | 精装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字数: |
法理篇
第一章 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法的概念 / 003
从“渡”说起 / 003
法即赏罚 / 005
国法与王法 / 009
法与天理 / 011
“法不外乎人情” / 016
情理法兼顾 / 021
“情理”与“人情” / 024
第二章 家长的手杖:法的作用 / 025
定分止争 / 026
规矩、绳墨、权衡 / 030
驱人向善 / 033
救乱起衰 / 036
统一大脑,均平才智 / 039
管人与管事的差异 / 043
第三章 牧师与刽子手:“德”与“刑” / 047
“教化派”与“刑威派”:共同的“准则法” / 049
“技术法”的差别 / 051
差别的原因 / 053
第四章 “非礼,是无法也”:“礼”与“法” / 057
“礼”和“法”:各有两重含义 / 059
“礼”就是法律 / 060
“礼”未必是致刑之“法” / 063
第五章 良心与后果的权量:法律与道德 / 067
从赵娥小姐说起 / 067
礼法关系问题的产生 / 069
立法应符合道德 / 070
法律应合何种道德 / 072
司法:屈法律以全道德 / 076
司法:宁屈道德不枉法律 / 081
第六章 “有治人无治法”:贤人与法律 / 084
“君子者,法之原也” / 084
远水难解近渴 / 087
法的绝对价值比贤人低 / 090
刑事篇
第七章 孝道与刑法(上):悖法行孝,君子无刑/097
纵容犯罪的大孝子 / 097
从徐元庆到施剑翘:抗法复仇 / 099
孝子不可刑,君子不可辱 / 101
畏法不复仇,君子所不齿 / 106
复仇的限制与禁止 / 107
子为父隐,也是孝行 / 110
第八章 孝道与刑法(下):不孝之罪,刑之无赦 / 116
“不孝”为元恶 / 116
与仇人私和 / 119
“干名犯义” / 122
“供养有阙” / 123
“别籍异财” / 125
“委亲之官” / 126
“诈称父祖死亡” / 129
“冒哀求仕” / 130
“匿不举哀” / 131
“居丧嫁娶作乐,释服从吉” / 132
在父祖被囚时嫁娶 / 135
犯父祖名讳 / 136
违反教令 / 137
第九章 服制与刑罚:准五服制罪 / 142
亲属关系中的“差序格局” / 142
依服制定罪量刑 / 147
亲属相杀伤 / 150
亲属相殴相骂 / 153
亲属相奸 / 155
亲属相盗 / 156
第十章 “仁政”与司法:“仁者之刑” / 158
“志善者免” / 158
存留养亲与承祀 / 161
矜老恤幼 / 165
秋冬行刑 / 166
民事篇
第十一章 “无讼”:一个永恒的梦 / 171
双面陶像的启示 / 171
无争讼便是天堂世界 / 173
几千年的中国梦 / 178
第十二章 “贱讼”:因噎废食的评价 / 184
有讼的原因 / 184
古人眼中的“讼” / 187
讼与“面子”“族望” / 191
恶讼的有趣逻辑 / 193
讼与政绩 / 197
《戒讼说》 / 200
第十三章 “息讼”:以不变应万变 / 202
德教感化以绝讼源 / 202
多方调解以消讼意 / 208
惩罚讼徒以儆效尤 / 213
“各打五十大板”之理 / 216
以不变应万变 / 218
第十四章 “辩讼”:“名分之前无是非” / 220
纷繁“名”与“分” / 221
权利、义务生于名分 / 224
“名分之前无是非” / 231
第十五章 “决讼”(上):伦理关系重于财产关系 / 235
古人亦有所有权观念 / 236
伦理关系重于财产关系 / 238
“通财合食” / 242
“违禁取利” / 245
酌情偿债 / 247
第十六章 “决讼”(下):情、理、法兼顾 / 252
法律多元,伦常一贯 / 252
依“礼”决讼 / 257
依“人情”决讼 / 258
依“理”决讼 / 260
王法、家法及其他 / 261
原版后记 / 263
附录
《情理法与中国人》:蹒跚学步法史路 / 267
2010年版修订说明 / 278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性价值及其传承 / 282
一、何为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性 / 282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性价值 / 287
三、传统法律智慧价值传承体系建设的要害所在 / 297
结语 /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