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宫廷戏曲的编制、演出,始于太宗洪武时期,迄至南明弘光小朝廷灭亡,前后延续近三百载,期间虽历代各有所发展变化,但均有着较为严格的体制。宫廷戏曲编演与民间不同,除了一些娱乐性内容外,还有着较明显的礼乐特征。因此,宫廷戏曲承应与当时的礼制关系极为紧密。明代宫廷戏曲在作为礼乐的一部分是如何参与对外交往的,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书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明代各个阶段的宫廷戏曲是如何表现、反映当时中国与其他 间的关系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明清时期,中国经历了从“中国的中国”到“亚洲的中国”再到“世界的中国”的转变。与历史文献以文字、图片或实物等进行客观记录不同,宫廷戏曲中所呈现出来的天下观、华夷观 倾向于“天子”意志的主观表现。本书以时间为序,对明代宫廷戏曲及其与外交的关系进行了探赜。洪武至宣德时期,明代经定鼎、靖难、迁都等后政治统治渐趋稳定,逐步建立起系统的礼制、乐制和戏曲承应制度;正统至隆庆时期,宫廷戏曲的承应渐趋繁荣,其中的一些具有明确的礼乐性质,反映了当时的中外交往状况;万历至崇祯时期,明祚如溃瓜,但崇祯之外的万历、天启两朝宫廷戏曲承应却呈现出与时局相左的鼎沸之势;南明享祚较短,且与清朝存在政权上的短暂对峙和时间交叠,故本书对弘光之后的隆武、绍武、永历时期暂未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