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前人工作程度
1.3 关键科学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
2 哀牢山矿集区成矿地质背景
2.1 从哀牢山成矿带到哀牢山矿集区
2.2 大地构造单元及其特征
2.2.1 断裂
2.2.2 构造-成矿单元划分及沉积特征
2.2.3 区域岩浆演化
2.3 区域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
2.3.1 地壳结构与莫霍面形态
2.3.2 重力和航磁特征
2.3.3 低速区和低速带
2.3.4 软流圈脉动隆起
2.3.5 软流圈隆起的地热反映
2.4 区域元素分布与地球化学特征
2.5 区域遥感构造特征
2.5.1 线性构造特征
2.5.2 环形构造特征
2.6 哀牢山矿集区地质构造演化
2.6.1 前寒武纪-晚古生代早期
2.6.2 晚古生代-印支期
2.6.3 燕山期-新生代
3 典型矿床研究
3.1 镇沅老王寨金矿床
3.1.1 矿区地质
3.1.2 矿床地质特征
3.1.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3.1.4 矿床成因分析
3.2 元阳大坪金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3.2.1 矿区地质
3.2.2 矿床地质特征
3.2.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3.2.4 矿化富集规律
3.2.5 成矿年代学
3.2.6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3.3 马厂箐铜钼金矿床
3.3.1 矿区地质
3.3.2 矿床地质特征
3.3.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3.3.4 成矿年代学
3.3.5 矿床成因探讨
3.4 墨江金厂金镍矿床
3.4.1 矿区地质
3.4.2 矿床地质特征
3.4.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