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节 本书研究意义
一 为什么从20世纪美学传统切入环境美学研究
二 为什么选择北美环境美学研究
第二节 北美环境美学的研究现状
一 整体研究
二 个体研究
第三节 本书研究思路与方法
章 20世纪的美学传统与北美环境美学
节 美国美学的理论背景
一 实用主义美学、分析美学的两大理论背景
二 传统美国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联
第二节 北美环境美学的源出与发展
一 景观危机的缘起与视觉品质的核心关切
二 景观、环境、艺术话语的张力
三 美学价值与伦理价值在交融中面向实践
第二章 审美领域的扩展:从“自然”到“环境”
节 自然审美的重要传统:肯定美学
一 肯定美学的传统
二 科学认知主义视野下的理论改造
三 功能适应性解读中的肯定美学
四 认识论与卡尔松的自然美学
第二节 自然与人文的统一
一 审美经验的扩大化
二 伯林特对美学领域的拓展
三 卡尔松对美学领域的拓展
第三节 环境与生活的统一
一 自然美、环境美、生态美之辨
二 环境的本性
三 环境美学走向日常生活美学
第三章 审美鉴赏的转移:从“审美态度”到“鉴赏”
节 批判地继承“无利害性”观念
一 “无利害性”传统与当代“审美态度”理论
二 破:作为对经验主义“无利害性”的否定
三 立:“审美鉴赏”对于态度理论的借鉴和
第二节 鉴赏的“审美相关性”问题
一 “审美相关性”在20世纪的提出及演变
二 艾伦·卡尔松的拓展与“对象聚焦路径”
三 “审美相关性”与“鉴赏”
四 “审美相关性”一定导向“必然性”吗
第三节 鉴赏成为一切恰当审美的前提
一 环境鉴赏的多元化
二 多种模式趋向融合
第四章 审美经验的展开:从“一个经验”到“参与美学”
节 经验主义美学的延续
一 一元论的经验观
二 “审美场”的境域与“交互”视角
第二节 从经验参与走向环境美学
一 描述美学的核心方法论
二 描述美学路径下的具体境域
第三节 审美模式的特质与论争
一 阿诺德·伯林特的“参与模式”
二 艾伦·卡尔松的“科学认知模式”
三 两大模式论争焦点探究
第五章 审美价值的生态伦理化:从“大地伦理”到“自然价值论”
节 环境美学与价值论
一 价值论在中国
二 价值的关系性构成
三 主体、客体的区分与意义单向化
四 从线性关系模式走向环形关系模式
五 新价值论与环境审美价值
第二节 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美学”
一 “大地伦理”
二 “大地伦理”的审美观
第三节 罗尔斯顿的“荒野美学”
一 “荒野”的自然价值
二 “自然价值论”及其审美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