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工具书科技工具书人口:空间双更替的西安老城社区公共空间设计模式

人口:空间双更替的西安老城社区公共空间设计模式

人口:空间双更替的西安老城社区公共空间设计模式

定 价:¥72.00

作 者: 周志菲 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2285112 出版时间: 2023-09-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社区公共空间作为最基础、最日常的活动单元载体,在城市人居关系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家城市修补战略的重要环节,其发展中的经验与问题也更能反映中国城市更新的现实情况和重大需求。面对当下老城社区普遍存在的“人口—空间”双更替驱动下的转型诉求,公共空间的创新优化无疑成为推动旧城更新的关键。 西安老城经较长时间跨度,随着国家政策、管理手段和建造技术的推进,一方面,社区人口的构成结构、生活条件和交往途径变得愈加灵活多样,生活群体从过往的熟人社会转向生人社会,呈现出内向封闭和流动疏离的两极化发展,社会关系组织愈加复杂化、异质化;另一方面,老城社区依托于传统街巷就地建设和零散地块开发集聚而成,形成了传统街坊、单位大院、返迁安置、商品开发等多类型社区,相应的社区公共空间也体现出日常、混杂和拼贴的特征。目前,在老城更新速度加快、空间资源竞争激烈的现实背景下,社区公共空间“ 人口”与“空间”的非关联性、非适应性问题日渐凸显,体现在社区公共空间关系网络脱域、使用时空失衡和系统层级断裂等方面,严重影响其公共属性和效能发挥。因此,本书以兼顾人居多元需求和空间场所营造为目标,对西安老城社区公共空间的主体行为样态和空间物质表征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活动测度、机器训练、偏好模拟等方法建构出“人口—空间”的适配性系统,提出多义性设计模式和优化策略,实现从宏观到微观层面上多义性公共空间的分析、预判和识别。 首先,通过剖析社区、公共空间、社区公共空间的概念内涵和理论演进,探讨社会关系变迁和物质空间更新所引起社区公共空间转型的双向逻辑关联,指出社区公共空间对社会网络融合、公共意识建立以及运营体系培育的潜在影响和物质反馈,并提出建构社区公共空间多义性设计模式是应对多元价值提升、改造全周期覆盖和系统网络构建的有效手段。其次,采取“人口”和“空间”的双线路径对西安老城社区公共空间进行现状研究。利用选取的12个典型样本检验其“人口—空间”的相关性程度,提出人口年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段三个要素对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影响较大,进一步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和朴素贝叶斯实验对公共空间使用方式和偏好情况进行训练预测,揭示居民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活动方式、分布特点等规律,并挖掘出公共空间满意度关联性优化指标。再次,深入探讨社区公共空间在主体性、城市性、时空性上的多义性发展趋势,构建出老城社区多义性公共空间的预判方法,并从“外部环境友好”“多元功能混合拓展”“四维空间弹性适配”三个层面上提出西安老城社区多义性公共空间的识别标准。最后,从功能组织、空间共构、形态弹性、时空推演等四个方面提出具有“共性”的社区公共空间多义性设计模式,运用“类型模式 优化策略 样本示意”的导控方式在西安老城社区公共空间中落地化。 本书创新社区公共空间多义性理论体系和设计模式,通过探索社区公共空间多义性设计模式的实践路径,促进城市社区和公共空间相关理论的建设与完善,解决不同类型社区公共空间人居诉求、不同设计任务和技术路径操作的对接问题,实现多义性理论的科学转化和现实转化,最终为建设实践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典型示范,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暂缺《人口:空间双更替的西安老城社区公共空间设计模式》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社区公共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第3章 社区人口社会关系及日常活动特征 第4章 发展历程及现状特征 第5章 “人口——空间”相关性分析 第6章 “人口——空间”预判与识别 第7章 多义性设计导控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