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云南六大水系流域概述 1
1.1 澜沧江流域概述 2
1.2 金沙江流域概述 2
1.3 怒江流域概述 3
1.4 元江流域概述 4
1.5 独龙江流域概述 5
1.6 南盘江流域概述 6
第2章 澜沧江流域(云南)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8
2.1 澜沧江流域(云南)的自然生态情况 8
2.1.1 流域概况 8
2.1.2 气候资源 9
2.1.3 土壤 9
2.1.4 水资源状况 9
2.1.5 土地资源 12
2.1.6 生态环境 13
2.2 澜沧江流域(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13
2.2.1 农村人口分布 13
2.2.2 农业经济发展 15
2.2.3 农业生产情况 18
2.3 澜沧江流域(云南)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对水系
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5
2.3.1 澜沧江(云南)水质状况 25
2.3.2 澜沧江流域(云南)土壤状况 26
2.3.3 种植业对澜沧江流域(云南)水质的影响 28
2.3.4 畜禽养殖业对澜沧江(云南)水质的影响 29
2.3.5 水产养殖业对澜沧江(云南)水质的影响 32
2.4 澜沧江流域(云南)绿色生态内涵和发展空间构架 32
2.4.1 澜沧江流域(云南)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意义 32
2.4.2 澜沧江流域(云南)绿色生态内涵 33
2.4.3 澜沧江流域(云南)发展空间构架 35
2.5 澜沧江流域(云南)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议 43
2.5.1 优化流域农业产业布局向优势区域集聚 43
2.5.2 推进流域农业绿色发展 44
2.5.3 提高流域农业产业化水平 45
2.5.4 培育流域新型经营主体 45
2.5.5 提高流域农产品质量 46
2.5.6 加强农业产业的基础研究 47
第3章 金沙江流域(云南)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48
3.1 金沙江流域(云南)的自然生态环境 48
3.1.1 流域概况 48
3.1.2 地形 48
3.1.3 气候 49
3.1.4 土壤 50
3.1.5 水文 51
3.1.6 金沙江干热河谷 52
3.1.7 水土流失情况 53
3.1.8 金沙江流域内的水电开发 53
3.2 金沙江流域(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54
3.2.1 金沙江流域(云南)的地域、人口情况 54
3.2.2 金沙江流域(云南)的海拔、气候情况 56
3.2.3 金沙江流域(云南)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57
3.3 金沙江流域(云南)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对水系的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8
3.3.1 金沙江(云南)水质状况 58
3.3.2 金沙江流域(云南)土壤状况 62
3.3.3 种植业对金沙江(云南)水质的影响 66
3.3.4 畜禽养殖业对金沙江(云南)水质的影响 67
3.3.5 水产养殖业对金沙江(云南)水质的影响 68
3.4 金沙江流域(云南)绿色生态内涵和发展空间构架 69
3.4.1 金沙江流域(云南)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意义 69
3.4.2 金沙江流域(云南)绿色生态内涵 70
3.4.3 金沙江流域(云南)发展空间构架 72
3.5 金沙江流域(云南)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议 75
第4章 怒江流域(南段)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77
4.1 怒江流域(南段)的自然生态情况 77
4.1.1 怒江流域(南段)的地理位置 77
4.1.2 怒江流域(南段)的地形地貌 77
4.1.3 怒江流域(南段)的气候特点 78
4.1.4 怒江流域(南段)的河流水系 78
4.1.5 怒江流域(南段)各县(市、区)自然生态情况 79
4.2 怒江流域(南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82
4.2.1 镇康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87
4.2.2 永德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88
4.2.3 龙陵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88
4.2.4 施甸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89
4.2.5 隆阳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89
4.2.6 芒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90
4.3 怒江流域(南段)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对水系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91
4.3.1 镇康县农业农村产业结构 91
4.3.2 永德县农业农村产业结构 92
4.3.3 龙陵县农业农村产业结构 92
4.3.4 施甸县农业农村产业结构 93
4.3.5 隆阳区农业农村产业结构 93
4.3.6 芒市农业农村产业结构 94
4.3.7 农业对怒江水系的生态环境影响 94
4.4 怒江流域(南段)绿色生态内涵和发展空间构架 95
4.4.1 怒江流域(南段)绿色生态内涵 95
4.4.2 怒江流域(南段)发展空间构架 96
4.5 怒江流域(南段)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议 97
第5章 怒江流域(北段)高山峡谷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99
5.1 怒江流域(北段)自然生态概况 99
5.1.1 地形与气候 99
5.1.2 自然资源 100
5.1.3 区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101
5.2 怒江流域(北段)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对水系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01
5.2.1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101
5.2.2 种植业情况分析 102
5.2.3 养殖业情况分析 106
5.2.4 产业结构对水系生态环境的影响 108
5.3 怒江流域(北段)绿色生态内涵和发展空间构架 109
5.3.1 怒江流域(北段)绿色生态内涵 109
5.3.2 怒江流域(北段)区域发展空间构架 109
5.4 怒江流域(北段)绿色生态农业农村的发展意见和建议 110
5.4.1 充分利用现有耕地 110
5.4.2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规模化生产 110
5.4.3 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强重点领域品牌建设 110
5.4.4 促进土地流转,培育龙头企业 111
5.4.5 加强人才培养 111
5.4.6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111
第6章 元江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112
6.1 元江流域自然生态情况 112
6.1.1 流域概况 112
6.1.2 地形地貌 112
6.1.3 水系组成 112
6.1.4 气候资源 114
6.1.5 水资源 118
6.1.6 土壤资源 118
6.1.7 土地资源 118
6.1.8 生态环境 121
6.2 元江流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121
6.2.1 农村人口分布 121
6.2.2 农业经济 123
6.2.3 农业生产情况 126
6.3 元江流域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对水系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41
6.3.1 元江流域中下游水质性状 141
6.3.2 元江流域中下游土壤性状 141
6.3.3 种植业结构及对水系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43
6.3.4 养殖业及对水系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46
6.4 元江流域绿色生态内涵和发展空间构架 147
6.4.1 元江流域生态环境特点 148
6.4.2 元江流域绿色生态内涵 148
6.4.3 元江流域发展空间架构 149
6.5 元江流域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意见和建议 152
第7章 独龙江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154
7.1 伊洛瓦底江水系及自然地理概况 154
7.1.1 伊洛瓦底江概况 154
7.1.2 大盈江流域及自然地理概况 155
7.1.3 瑞丽江流域及自然地理概况 155
7.1.4 独龙江流域及自然地理概况 155
7.2 德宏州农业产业发展的自然生态及社会经济条件 155
7.2.1 地理位置及区位条件 155
7.2.2 自然状况及生态条件 156
7.2.3 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水平 158
7.2.4 农业发展状况 160
7.3 独龙江农业产业发展的自然生态及社会经济条件 161
7.3.1 自然生态情况 161
7.3.2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164
7.4 独龙江流域农业产业绿色发展建议 171
7.4.1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171
7.4.2 创新制度,提升依法依规保护治理能力 171
7.4.3 通过生态补偿,实现群众“保护中增收、增收中保护” 171
7.4.4 立足实际,科学发展林下特色产业 172
7.4.5 紧扣生态主题,发展林、农、牧、游复合经营模式 172
7.5 德宏州(大盈江和瑞丽江流域)农业产业绿色发展建议 172
7.5.1 德宏州农业产业绿色发展比较优势 172
7.5.2 德宏州农业产业绿色发展模式 172
第8章 南盘江流域(云南)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173
8.1 南盘江流域(云南)的自然生态情况 173
8.1.1 流域概况 173
8.1.2 地貌 174
8.1.3 气候 175
8.1.4 土壤 176
8.1.5 生态环境 176
8.1.6 区位与交通 177
8.1.7 水资源情况 177
8.1.8 生物资源 180
8.1.9 人文资源 180
8.2 南盘江流域(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181
8.3 南盘江流域(云南)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对水系的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84
8.3.1 蔬菜 185
8.3.2 水果 185
8.3.3 道地药材 186
8.3.4 花卉 186
8.3.5 养殖业 187
8.3.6 种植业对水系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88
8.3.7 畜牧养殖业对水系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92
8.4 南盘江流域(云南)绿色生态内涵和发展空间构架 195
8.4.1 南盘江流域(云南)绿色生态内涵 195
8.4.2 发展空间构架 196
8.5 南盘江流域(云南)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议 198
8.5.1 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200
8.5.2 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 200
8.5.3 完善市场物流体系和绿色农业管理制度,推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 200
8.5.4 坚持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特色产业富农 203
8.5.5 加强标准化建设,扩大绿色食品认证 203
8.5.6 加强宣传引导工作 204
8.5.7 发展全流域民族文化产业带,推进旅游创新发展,
优化全流域农业产业布局 204
参考文献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