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68.00
作 者: | 樊晓磊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丛编项: | |
标 签: | 暂缺 |
ISBN: | 9787519783198 | 出版时间: | 2023-09-01 | 包装: | 平装-胶订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字数: |
第一章 地方法治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1949年以来从“法制”到“法治”的理论变迁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发展
第二节 地方法治的理论
一、央地关系理论
(一)央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二)央地关系的理论范式
二、地方法治竞争理论
(一)地方法治竞争的释义
(二)地方法治竞争的缘由
(三)地方法治竞争的问题
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一)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
(二)国家与社会的双向建构
(三)地方法治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四)地方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四、地方法治是法律运行环节
(一)科学立法
(二)严格执法
(三)公正司法
(四)法治社会
(五)法治文化建设
第二章 国内地方法治建设情况概述
第一节 法治建设的国家整体实践
一、法制建设时期(1949—1997年)
(一)第一阶段:初创时期(1949—1956年)
(二)第二阶段:停滞时期(1957—1977年)
(三)第三阶段:转折时期(1978—1997年)
二、法治国家建设时期(1997年至今)
(一)第一阶段:法治理论形成时期(1997—2012年)
(二)第二阶段:全面依法治国时期(2012年至今)
第二节 地方法治的发展状况
一、地方法治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地方法治发展的必要性
(二)地方法治发展的可行性
二、地方立法权的发展脉络
(一)地方立法权的法律授予
(二)地方立法权的主体扩展
三、地方法治的发展状况
(一)地方法治发展的两个阶段
(二)地方法治发展的区域变化
第三章 地方法治的实践考察:法治河南建设现状
第一节 河南省地方法治实践的理论指引
第二节 河南省地方立法建设实践考察
一、立法方向正确,符合国家总体要求
二、使立法成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
(一)立法规范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
(二)规范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与立法工作
(三)以法规推动政府工作转型,推动落实反腐工作
三、立法从省情出发,发挥引领推动作用
四、坚持高质量立法,回应人民期盼
五、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六、河南省各项地方性法律法规均得到有效实施
第三节 河南省地方执法和司法建设实践考察
一、河南省政府执政能力的建设实践
(一)明确改革方向,转变政府职能
(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考核制度
(三)关心人民福祉,推动依法行政
(四)进一步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二、河南省司法系统司法能力的建设实践
(一)充分发挥法院审判职能,使民众感受公平正义
(二)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司法改革
(三)立足检察机关职能,加强法律监督
第四章 地方法治的发展困境:法治河南的难题分析
第一节 立法能力问题
一、立法统一性问题
(一)地方法治存在割裂法治统一的问题
(二)地方法治存在背离法治精神的现象
(三)地方法治缺乏可操作标准
二、立法科学性问题
(一)地方立法的“地方特色”不足
(二)地方立法定位不清
(三)地方立法程序缺乏规范性
(四)地方立法的前瞻性不足
三、立法的民主化问题
(一)部门利益影响
(二)公众参与不足
第二节 依法行政和执法能力问题
一、行政执法不规范,依法行政有待提升
(一)行政执法主体职权有待明晰
(二)行政主体超越职权
二、行政执法违反合理行政原则
三、行政决策违反正当程序原则
四、政府公信力建设不足
(一)行政权力的信赖保护匮乏
(二)发展经济的绩效考核失衡
(三)行政执法主体权责分离
(四)行政审批效率低下
第三节 司法能力建设问题
一、司法体制问题
(一)“由裁判者负责”制度尚未建立健全
(二)诉讼制度仍然有诸多提升空间
(三)司法人员职业保障的体制机制依旧乏力
(四)省以下法院统管改革工作仍有困难
二、司法治理效果问题
(一)司法公信力受损
(二)司法执行困难
(三)冤假错案的发生
(四)司法裁判规范化不足
第四节 全民守法意识培育能力问题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
(一)立法失衡将对公民思维方式产生消极影响
(二)立法不切实际致使公民行为方式偏激
二、公民法治观念有待提升
(一)公民心理因素复杂
(二)公民“信访”不“信法”现象依然存在
三、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缺位
(一)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失灵的原因
(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失灵的后果
四、法治宣传教育有待提升
(一)法治宣传教育脱离群众生活
(二)法治宣传教育定位模糊
(三)法治宣传教育缺乏系统性
第五章 法治河南未来建设的理性展望
第一节 法治与“地方”河南:空间的分析
一、大国、中原与法治
二、开放世界、本土河南与法治
三、农业大省、城市与法治
第二节 法治与“历史”河南:时间的分析
一、法治河南的制度变迁理论根基
二、法治河南转型升级是国家法治化的缩影
第三节 时空交错下的法治河南建设向何处去
一、法治建设路径已有的三种理论
二、法治河南建设崭新的起点
附: 地方法治的评估体系建设
第一节 法治评估的理论问题
一、法治评估的理论缘起
(一)经济增长需要法治评估指数
(二)法治的具体化需要法治评估指数
(三)政治民主和文化多元需要法治评估
(四)定量分析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二、法治评估的基本内容
(一)法治评估的基本要义
(二)评估依据
(三)评估要素
三、法治评估的理论限制
(一)一般性与特殊性
(二)法治功利主义或法治形式化
(三)评估客观要素的主观化
(四)评估模式的立论基础不统一
四、法治评估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节 地方法治评估的建设现状
一、地方法治评估建设的典型范例
二、地方法治评估建设的基本特征
(一)现有法治指数评价体系设计重视国家层面规范依据
(二)民主政治和民生服务已成为现有法治指数评价体系共识指标
(三)评价主体政府主导和形式多元化共存
三、地方法治评估建设的现存问题
(一)评估内容科学性不足
(二)评估方法客观性较弱
(三)评估结果的法治适用明显缺失
(四)法治评估的地方化倾向突出
第三节 地方法治的评估体系构建
一、地方法治评估的理论预设
(一)地方法治评估体系应遵循国家法治的同质化标准
(二)应有效协调法治实务工作的绩效评估和纯粹法治评估的独立性
(三)应注重法治的传统要素和本土要素
二、地方评估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法治评估体系同质化内涵
(二)地方法治评估体系典型特征
三、地方评估的优化路径
(一)繁荣市场经济、深化体制改革,为法治评估培育厚重“土壤”
(二)坚持党的领导、国家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发展机制
(三)提升法治评估对法治建设的构建价值,强化法治评估的实践性
四、大数据时代对法治评估的挑战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