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基层传播论

基层传播论

基层传播论

定 价:¥58.00

作 者: 张慧瑜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新闻学丛书
标 签: 暂缺

ISBN: 9787564954390 出版时间: 2023-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91 字数:  

内容简介

  基层传播是研究基层空间里的传播行为,是以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基层治理为基础,探究传播参与基层实践的中国经验。基层传播不仅考察信息扩散到基层的过程,而且反思媒体、媒介在基层发挥的社会功能。由于中国长期是落后的发展中 ,通过革命和改革的方式完成现代化转型,基层传播在基层社会改造和动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传播有三个鲜明特色,一是基层传播依靠政党和行政来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组织传播;二是基层传播的功能不仅是信息传递, 重要的是借助基层媒介完成群众动员;三是基层传播高度介入基层发展和社会建设,是一种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传播学。本书 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是从理论角度探究基层传播的历史来源、媒介形态和社会功能;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是研究基层传播与根据地时期的新闻传播实践之间的关系,分别以无线电、群众写作、门板报、新闻摄影、华北电影队为典型案例,呈现流动的媒介、逆向流动的主体塑造流动的根据地的历史经验;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则研究基层传播与生产宣传、公共卫生宣传、社会教育、当下社区营造等不同领域的互动关系。基层传播通过政治介入、社会革命、文化教育等基层“化”手段,实现基层社会的媒介化、公共化和社会化,让普通百姓、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空间的多重主体。可以说,20世纪中国形成了丰富的基层传播实践,小到黑板报、宣传栏、标语、口号,大到广播站、县级电视台,再到基层社会广泛存在的联欢会、运动会、文艺演出等多样态的群众文艺活动。这些基层化媒体积极参与基层事务的管理、协调中,是基层单位公共化、社会化的平台。在基层传播中有一种从上到下、从城市到乡村、从发达到边远区域的干部、医务、文艺、技术等专业知识分子,这些逆向流动的主体通过文化站、技术站、流动文艺演出等方式,使得信息、文化、技术与基层群众产生密切的互动,是弥合城乡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闻传播实践。

作者简介

暂缺《基层传播论》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章 基层传播概述
节 基层、社区与底层
第二节 基层传播的概念
第三节 基层传播的类型
第四节 新形态:网络基层传播
第二章 基层传播的媒介形态与 治理功能
节 基层传播的媒介化
第二节 基层传播的去媒介化
第三节 基层传播的再媒介化
第四节 基层传播与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章 基层传播与乡村发展
节 基层传播与信息的逆向流动
第二节 城乡互助与内生性乡村发展
第三节 逆向流动的主体与扶贫攻坚的中国经验
第四节 典型报道、现实主义题材与发展传播学
第四章 基层传播的理论来源与历史实践
节 从宣传角度理解《解放日报》改版与延安“讲话”
第二节 “好好利用报纸”:现代媒介的中国化改造
第三节 多功能“信使”:逆向流动的知识分子
第四节 从水到网:基层传播的历史启示
第五章 基层传播与流动的根据地
节 时间与空间的辩证法
第二节 流动的空间,流动的根据地
第三节 流动的媒介,流动的艺术
第四节 从流动的空间到空间的流动
第六章 “从无到有”:根据地时期无线电通信网的建立与发展
节 “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红军早期无线电通信网络的兴起
第二节 无线电:根据地游击战和运动战的媒介学基础
第三节 “从小到大”:冀中根据地无线电通信网的建立与发展
第四节 经验与启示:从弱者出发的辩证法
第七章 以写作为媒介:基层传播与群众写作运动
节 “‘做什么’就‘写什么”’:李文波营长写作的故事
第二节 “人民的报纸”:群众写作对大众媒体的改造
第三节 “善于利用报纸工作”:写作参与基层传播
第四节 以群众写作为媒介的基层传播
第八章 流动的“自媒体”与基层传播的社会功能
节 从固定的黑板报到流动的门板报
第二节 门板报的组织机制与写稿的“根据地”
第三节 门板报的社会功能:“记好学好运动”与数字化管理
第四节 基层传播与根据地时期基层连队的新闻宣传机制
第九章 逆向流动的主体:双重改造与共情式创作
节 空间转移与逆向流动的主体
第二节 主体改造与可见的“生产”
第三节 共情式创作与“实践-文艺-实践”的辩证法
第四节 技术改造:“不利条件下”的摄影实践
第十章 逆向流动的基层传播:
从“帐篷话剧”到华北电影队
节 “帐篷话剧”:根据地文化传播中的“启蒙”与“信息流动”
第二节 从抗敌剧社到华北电影队:“剧影结合”的传统
第三节 华北电影队:“一辆马车上的电影制片厂”的形成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