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运输智能交通及其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及其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及其解决方案

定 价:¥79.00

作 者: 张飞舟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ISBN: 9787121466540 出版时间: 2024-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随着物联网、移动通信(尤其是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已进入新时代。本书从系统工程和网络的视角审视整个交通系统(特别是城市的交通系统),梳理出较为完整的智能交通体系,全面阐述智能交通中的信息技术以及由此带来的交通系统新功能;依托移动互联网,简要介绍作为交通要素之一的车与车及相应的基础设施所构成的车联网,并探讨智能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全书分为7章,包括:绪论,智能交通体系架构,智能交通信息技术基础,智能交通支撑技术,智能交通主要功能系统,面向智能交通的车联网,智能汽车。

作者简介

  张飞舟:博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 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常务理事,北京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导航定位学报》、《北京测绘》编委。2001-2003年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4月起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导航与控制、物联网、智能交通以及空间信息智能处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 “863”计划、国防科工委卫星导航等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索引50余篇;出版专著和译著4部。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城市交通 1
1.1.1 城市交通的特征 1
1.1.2 我国城市化进程 1
1.1.3 城市交通发展历程 4
1.1.4 城市交通管理现状分析 7
1.1.5 现代城市发展对智能交通的迫切需求 9
1.2 智能交通 15
1.2.1 智能交通概念和特点 15
1.2.2 智能交通系统组成 16
1.3 智能交通规划 21
1.4 智能交通系统发展 23
1.4.1 智能交通发展现状 23
1.4.2 智能交通发展方向和特征 25
1.4.3 我国智能交通发展方向和趋势 26
讨论与思考题 30
第2章 智能交通体系架构 31
2.1 智能交通体系架构组成 31
2.2 感知层 32
2.2.1 感知对象与感知方式 32
2.2.2 感知网络与感知技术 32
2.2.3 RFID技术 36
2.2.4 条形码技术 37
2.3 接入层 38
2.3.1 光纤通信 38
2.3.2 蜂窝移动通信 39
2.3.3 卫星通信 45
2.3.4 移动互联网 46
2.4 网络平台层 47
2.4.1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48
2.4.2 无线传输技术 50
2.4.3 自组织通信技术 52
2.4.4 IP承载技术 53
2.5 应用层 55
2.5.1 应用层概念与应用对象 55
2.5.2 应用平台 56
2.5.3 中间件技术 57
讨论与思考题 62
第3章 智能交通信息技术基础 63
3.1 交通信息采集 63
3.1.1 感应线圈检测器 63
3.1.2 微波检测器 64
3.1.3 超声波检测器 64
3.1.4 红外检测器 65
3.1.5 视频检测器 66
3.1.6 基于定位的采集技术 67
3.1.7 基于RFID的采集技术 67
3.1.8 基于蜂窝网络的采集技术 68
3.1.9 基于IPv6的采集技术 68
3.2 智能交通信息传输 69
3.2.1 智能交通信息传输特点 69
3.2.2 智能交通信息传输技术 70
3.2.3 无源光网络的应用 73
3.3 智能交通信息处理与发布 75
3.3.1 智能交通信息处理 75
3.3.2 智能交通信息发布 77
3.4 智能交通信息服务 78
3.4.1 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体系框架 78
3.4.2 道路交通流动态诱导 80
讨论与思考题 81
第4章 智能交通支撑技术 82
4.1 物联网技术 82
4.1.1 物联网的“物联”特征 82
4.1.2 物联网的“联网”特征 84
4.1.3 物联网与智能交通 85
4.2 大数据技术 91
4.2.1 大数据概念和特点 91
4.2.2 大数据应用及应用方式 92
4.2.3 大数据与智能交通 96
4.3 云计算技术 106
4.3.1 云计算及其原理 106
4.3.2 云计算体系结构 109
4.3.3 云计算关键技术 110
4.3.4 云计算与智能交通 113
4.4 信息可视化技术 121
4.4.1 信息可视化分类及分析方法 121
4.4.2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 127
4.4.3 GIS可视化技术 130
4.5 交通仿真技术 132
4.5.1 交通仿真技术的优势与应用方法 132
4.5.2 交通仿真工作程序与分类 133
4.5.3 交通仿真软件 135
4.5.4 车路协同系统仿真优化方法 138
4.6 数字孪生技术 141
4.6.1 数字孪生技术发展 142
4.6.2 数字孪生技术内涵 143
4.6.3 数字孪生与智能交通 144
讨论与思考题 148
第5章 智能交通主要功能系统 149
5.1 交通需求管理 149
5.1.1 概述 149
5.1.2 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150
5.2 交通信号控制 153
5.2.1 交通信号控制的作用与分类 153
5.2.2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构成与组网拓扑结构 155
5.2.3 交通信号控制模式 158
5.2.4 交通信号控制配置功能 160
5.2.5 单点交叉 通信号灯多目标动态优化配时算法 163
5.2.6 多点交叉 通信号灯动态配时算法 165
5.3 交通视频监控与诱导管理 168
5.3.1 视频监控系统 169
5.3.2 交通诱导系统 170
5.4 交通事件管理 171
5.4.1 概述 171
5.4.2 交通事件检测 172
5.4.3 交通事件处理 176
5.5 交通数据管理 178
5.5.1 概述 178
5.5.2 ATMS的信息需求 178
5.5.3 ATMS的数据类型和数据体系 179
5.5.4 ATMS的数据模型 181
5.6 公共交通管理 188
5.6.1 概述 188
5.6.2 城市公交运营调度 189
5.6.3 轨道交通系统 195
5.7 智能高速公路管理 203
5.7.1 概述 203
5.7.2 智能高速公路系统需求分析 204
5.7.3 智能高速公路系统构成 207
5.8 停车场管理 214
讨论与思考题 218
第6章 面向智能交通的车联网 219
6.1 车联网及其发展 219
6.1.1 车联网概述 219
6.1.2 车联网应用系统架构 220
6.1.3 车联网的运营模式 221
6.1.4 车联网产业发展 223
6.2 车联网的体系架构 227
6.2.1 车联网是物联网的一部分 227
6.2.2 车联网是智能交通的物联网 228
6.2.3 车联网与大数据、云计算相融合 230
6.3 车联网的感知模型 231
6.3.1 车联网的三层模型 231
6.3.2 车联网信息感知与交互模型 232
6.4 车联网的数据传输 234
6.4.1 车联网联通模型 234
6.4.2 车联网的通信技术 236
6.4.3 车联网的云网协同技术 238
6.5 车联网的安全 240
6.5.1 车联网安全概述 240
6.5.2 车联网感知层终端安全 242
6.5.3 车联网网络层无线网络安全 242
6.5.4 车联网应用层云服务安全 245
6.5.5 车联网中隐私保护和后台服务安全 246
6.6 基于车联网的交通状况智能监测 246
6.6.1 公用通信网络和交通基础设施 246
6.6.2 交通状况智能监测信息智能路由 247
6.7 基于车联网的智能交通管理与决策系统 249
6.7.1 概述 249
6.7.2 系统结构和内容 249
6.7.3 系统解决方案 250
讨论与思考题 251
第7章 智能汽车 252
7.1 智能汽车概述 252
7.1.1 智能汽车定义与内涵解析 252
7.1.2 智能汽车的功能与特点 254
7.1.3 智能汽车发展的技术要素 255
7.1.4 智能汽车的商业模式 258
7.1.5 对我国发展智能汽车的思考 260
7.2 智能汽车发展动力、分级和现状 265
7.2.1 智能汽车发展动力 265
7.2.2 智能汽车发展路线和分级 268
7.2.3 自动驾驶汽车发展概况 272
7.3 无人驾驶汽车 276
7.3.1 无人驾驶汽车概述 276
7.3.2 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前景 279
7.3.3 无人驾驶汽车当前存在的问题 280
7.3.4 无人驾驶汽车的关键技术 280
7.4 无人驾驶汽车的设计与应用 282
7.4.1 无人驾驶汽车的系统架构 282
7.4.2 无人驾驶汽车的环境感知系统 283
7.4.3 无人驾驶汽车行为决策系统 283
7.4.4 无人驾驶汽车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91
7.4.5 车联网的应用 292
7.4.6 Google无人驾驶汽车 294
7.4.7 百度无人驾驶汽车 295
讨论与思考题 297
主要参考文献 298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