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浮躁功利的时代,人人都奔波忙碌,几乎每种事物和每个人做事的价值都以“有用与否”这个尺度来衡量。久而久之,人退变成了工具,生活和工作渐渐毫无意义,走向人生疲惫、精神掏空的地步。哪里可以寻得纯粹的欢乐、内心的笃定以及人格的庇护? 泽娜·希茨则指出,智识生活可以培育人的内在价值,提供人类尊严的避难所。很少有体验能像智识生活那样让人感到充实,而这种智识生活来源于闲暇、沉思和学习。泽娜·希茨对智识的爱好和追求指引她考入名校,投身学术,而后又驱使她离开象牙塔,遁入乡野,以追求她眼中真正的智识生活。 希茨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遵循着一种始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辨传统,通过文学、图像、故事、案例和和论据来告诉我们,智识生活究竟是什么,学习和阅读是为了什么?普通人如何过上富有思想的智识生活?她以这些令人振奋的榜样为例,并身体力行,投入社区社群的集体生活,亲身验证智识生活在不同阶层践行的可能性。她意识到,智识生活让人重新关注自己的内在世界,它能够滋养我们的内心,夯实人性的核心,其好处是内在固有的,人人皆可从中受益。 希茨也为“无用”的人文学科辩护,在历史长河中,能工巧匠淹没在历史中,思想家在几千年中仍然发挥作用。本书是一场动情的呼唤,邀请我们回眺人类过往的精神高度,畅想人类拥有的可能性。它提醒着我们,只有智识生活的幼苗不断得到滋养,作为个体的参天大树才会枝繁叶茂。正是人文思想这种看似“无用”的光辉恰恰照亮了我们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