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黎光的父母是一家国企的领导干部,上世纪60年代被关入“牛棚”,申黎光便被送回农村老家,在此度过了艰辛的少年时光。70年代又赶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申黎光便和一批知青被送到边远山区插队锻炼。经历了重重困难,度过了艰苦的生活关、劳动关和复杂的人际关,发生过女知青被歹人骚扰,男知青劳动中致残等同年代知青的相似遭遇。农村的艰苦岁月,使申黎光磨炼了意志,锻炼了体魄,也了解农村、农民,适应了农村的艰苦环境。招工后当上了一名钳工,由于工作积极,思想活跃,被县上某领导发现,调到县政府担任了领导的秘书。但在一次县委召开的重要会议上直言相谏,被领导认为是不成熟的表现,后被调到县公安局当了一名刑警。在一次破案追逃中又出了交通肇事,受到了相应处罚。改革开放以来,县上选拔中青年干部,申黎光又被调到了政府办,从事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工作。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拟定为乡镇领导干部人选,但又遭人诬告,说他犯有交通肇事罪。后经组织调查澄清了事实,申黎光被提拔为乡党委书记。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该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申黎光又被组织拟定为副县长人选,但又遭人举报,说他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申黎光仕途曲折坎坷,最终被提拔,但并没有得到重用。小说通过对申黎光人生经历的描写,讲述了一个青年坎坷曲折的人生和奋斗拼搏的经历,描述了农村改革开放初期的艰辛探索和崎岖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