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版序:且说孤独
7 青岛版序:再说孤独
乡愁,诗和远方
002 乡愁,诗和远方
006 回到离诗最近的地方
010 故乡的诗
015 不辞长做农家人
018 新北市午后的阳台
023 很想建一座屋
027 母亲的煮鸡蛋
032 我的叔叔,以及我的“亲戚观”
037 我和我的弟妹们
042 羊年与羊圈及村上的“寻羊冒险”?
046 博士同学会和小学同学会?
050 生活可以很简单
054 被消费的母爱
058 人啊,能不能慈悲些
063 羊年不吃羊
美,离我们有多远
068 美,离我们还有多远
072 看看蓝天白云多好
076 我们的领带哪儿去了?
080 我遇见的优雅女子
084 物也有尊严
088 校庆七十周年和六十五岁?
093 曾昭科:我的曾经的系主任
099 贵族太少,“农民”太多
103 我与上海
107 一不小心就老了
111 老:被超越的,未被超越的
116 不做家务错在哪里
121 手机和“生活在别处”
125 手机与“奴隶社会”
129 “ 电视人”和“手机人”
133 川端康成与东山魁夷眼中的美和“日本美”?
141 “ 幽玄”之美与“物哀”之美
146 “ 侘寂”?之美
《挪威的森林》:你选谁
152 《 挪威的森林》:你选谁
157 村上春树“遭遇”辛弃疾?
161 村上语言的诗性
165 村上春树的局限性
169 村上的柳树和我的柳树
173 村上的生日和我的生日
178 迪伦老了,村上老了,我老了
182 翻译家村上:爱与节奏
191 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
195 之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与村上春树
200 鲍勃? 迪伦和村上—— 村上为什么没获诺奖
208 世界上哪儿都不存在百分之百的村上春树
219 村上春树文学创作三十五年:“挖洞”与“撞墙”,孤独与“孤绝”
228 莫言与村上:谁更幽默
238 纯爱与纯爱文学的可能性
读书与眼神
248 读书与眼神
252 大学是读书的地方
256 夏日乡间好读书
259 读书:让心志脱俗
262 对于我,那才是语文课
265 高考:怎么写作文
269 之于我的书:两本或六十本
273 宝玉,还是薛蟠:这是个问题
278 乌镇:木心,茅盾与莫言
282 木心与日本文艺
286 木心读罢三不敢
296 志军教我写小说
303 我和《齐鲁晚报》,我和“青未了”
307 《 青岛早报》,我的第一个专栏
311 如果作家搞翻译
316 文学翻译:草色遥看近却无
320 文学翻译:百分之百和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