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自序
第一辑.
003.汇通中西.才兼文史
.....——《洪业传》读后
016.“陈寅恪”五题
045.六十年的苏州感悟
.....——《苏州人》读后
049.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末法时代的声与光:学者张晖别传》读后
057.瑟瑟秋风中的缕缕温情
.....——《京都古书店风景》读后
061.近代湖南的别样阐释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读后
065.旧书多情
.....——读林文月《写我的书》有感
068.隐忍与坚毅
.....——《抗战老兵口述历史》读后
073.书情·人情·乡情
.....——《越踪集》读后
081.失落的一代.幸运的一代
.....——《开山大师兄: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访谈录》读后
085.从前慢
.....——保罗·莫朗随笔集《旅行》读后
088.当代人为当代存史的典范
.....——《钟叔河书信初集》读后
092.一位“异乡人”的南京文化自觉
.....——《旧时燕:文学之都的传奇》读后
097.此心安处是吾乡
.....——《漂泊在故乡》读后
102.迟来的纪念
.....——《忘记我》读后
105.尺牍余晖中的脉脉温情
.....——《他们给我写过信》读后
112.一份独特的思政课作业
.....——《父辈的岁月——零零后口述家史》读后
第二辑.
121.图书馆学走向大众的一次伟大尝试
.....——读《图书馆学是什么》
127.《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读后
134.大数据时代的生存之道
.....——《大数据》读后
140.六秩光阴对琅嬛,百万著述遗书苑
.....——《潘树广自选集》评介(外一篇)
151.鲍士伟“现代图书馆理念”的时代意义
.....——鲍士伟《美国公共图书馆》读后
162.从一名图书馆员的回忆中感受美国国会图书馆
.....——读《我在国会图书馆的岁月》
169.传前人之精蕴,启后学之研究
.....——《中国图书馆学著作书目提要(1909—2009)》评介
181.传承与突破
.....——读《图书馆学及其左邻右舍》
184.追寻逝去的传统
.....——《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研究》读后
195.地狱·天堂·图书馆
.....——《烽火守书人:伊拉克国家图书馆馆长日记》读后
198.图书馆即是教育
.....——《回家乡建一座图书馆》读后
202.《书剑万里缘:吴文津雷颂平合传》评述
第三辑
213.20世纪50年代中日书籍交往管窥
.....——从吉川幸次郎致方正书札说开去
220.《史学研究经验谈》阅读札记
225.特蕾莎的“书”
228.24小时书店不能“大跃进”
231.读书要有世界眼光
233.《史家陈寅恪传》得后记
236.《美国国会图书馆指南》得后记
240.毛坤先生《西洋史部目录学纲要》油印讲义得
.后记
245.《钱亚新别集》后记
250.《吟啸徐行》后记
255.《风雨同行.基业长青: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期
.刊工作研究会成立二十五周年(1989—2014)纪念
.文集》后记
260.《图书馆学导论》译后记
266.《美国公共图书馆史》译后记
272.《钱亚新年谱》后记
280.《回归与传承:钱亚新图书馆学学术思想论稿》
.后记
287.《耶鲁大学藏金陵大学档案目录提要》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