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中国音乐文学

中国音乐文学

中国音乐文学

定 价:¥158.00

作 者: 杨赛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76046588 出版时间: 2024-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音乐文学,又称歌诗之学、声歌之学,音乐与文学高度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综合学问。《中国音乐文学》全书凡十二章。前五章为中国音乐文学原理:声歌之道、情感论、语感论、乐感论、美感论;后七章为中国历代歌诗:先秦歌诗、汉蜀魏晋南北朝隋歌诗、唐歌诗、五代南唐歌诗、北宋歌诗、南宋歌诗、金元明清歌诗。各章之前置导论,介绍歌诗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色。选经典诗谱、词谱、曲谱210首,附有作者、解题、注释、音谱、曲情、词选若干项,并附有古谱诗词演唱音频。本书力图将两千多年来不断发展变化的传统音乐文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百年间形成的白话音乐文学相结合,传承和发展汉语言听觉审美,推动当代声乐创作和表演,传承民族经典,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作者简介

  杨赛,文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西安音乐学院教授、安徽艺术学院教授、四川音乐学院研究员。曾为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博士后、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比利时根特大学艺术哲学学院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文学、中国音乐美学、中国音乐史学和艺术学理论。杨赛学术简介出版专著《中国音乐文学》《先秦乐制史》《乐记集校集注》《任昉与南朝士风》《中国音乐美学原范畴研究(中、英文版)》。主编《中国历代乐论选》《中华古谱诗词丛编》《中华古谱诗词精粹》《中华古谱诗词歌曲精选》《中华古谱诗词传承与整理(多媒体)》《演讲与口才教程》等20多种。主编《辟雍文化丛书》《古诗古乐》丛书20多册。整理传承古谱诗词1000多首。主编歌曲集《唱响中国梦》《唱响新时代》《听见新江南》《听见新长江》《听见新运河》《听见新雄安》,主创歌曲60多首。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讲学习强国平台“学唱古谱诗词”慕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国家出版基金等国家级课题8项,主持教育 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等省部级课题30多项获得省部级创作奖、研究奖、教学奖30多项。培养卓越青年艺术人才300多名。擅长文人诗词、歌曲、书法、绘画、印章创作。应邀到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比利时、泰国、突尼斯等讲学、交流,在海内外举办演唱会、展览会、讲唱会、讲座1000余场,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纽约时报等海内外媒体报导1000余次。

图书目录

序言1
前言1
第一章 声歌之道1
第一节 古音乐文学2
第二节 新音乐文学5
第二章 情感论10
第一节 乐本心术11
第二节 陶染情性13
第三节 悲天悯人14
第四节 意与境合15
第五节 神与物游16
第六节 人情物理17
第三章 语感论21
第一节 交代清楚22
第二节 虚词实唱24
第三节 词感词腔25
第四节 四声平仄26
第五节 句韵必清28
第六节 板眼节奏29
第七节 缓急顿挫30
第八节 本色当行31
第四章 乐感论33
第一节 人声为主34
第二节 声气有形36
第三节 角色音色39
第四节 和声美听40
第五节 操缦吹合42
第五章 美感论47
第一节 情节生动48
第二节 形象鲜明49
第三节 时空流转50
第四节 情景交融52
第五节 随物赋形53
第六节 韵味无穷54
第六章 先秦歌诗57
第一节 上古歌诗58
歌诗1[尧] 古辞《大唐歌》59
歌诗2[尧] 古辞《康衢歌》60
歌诗3[尧] 古辞《击壤歌》61
歌诗4[舜] 古辞《南风歌》61
歌诗5[夏] 古辞《夏训》63
歌诗6[先秦] 古辞《沧浪歌》64
第二节 商歌诗65
歌诗7[商] 古辞《诗经·商颂·玄鸟》66
歌诗8[商] 古辞《诗经·商颂·那》67
歌诗9[商] 古辞《诗经·商颂·长发》68
第三节 周歌诗71
歌诗10[周] 古辞《诗经·周南·关雎》71
歌诗11[周] 古辞《诗经·魏风·伐檀》73
歌诗12[周] 古辞《诗经·秦风·蒹葭》75
歌诗13[周] 古辞《诗经·小雅·鹿鸣》76
歌诗14[周] 古辞《诗经·周颂·思文》77
第七章 汉蜀魏晋南北朝隋歌诗79
第一节 汉乐府歌诗80
歌诗15[汉] 刘彻《秋风辞》80
歌诗16[汉] 刘彻《天马歌》82
歌诗17[汉] 刘彻《齐房》84
歌诗18[汉] 张衡《四思歌》85
歌诗19[汉] 卓文君《白头吟》88
歌诗20[汉] 古辞《长歌行》90
歌诗21[汉]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节选)91
歌诗22[汉] 古辞《上留田》93
歌诗23[汉] 古辞《君马黄》94
歌诗24[汉] 古辞《陌上桑》(节选)95
第二节 蜀魏歌诗97
歌诗25[蜀] 诸葛亮《梁甫吟》97
歌诗26[魏] 曹丕《燕歌行》99
歌诗27[魏] 曹植《箜篌引》102
第三节 晋歌诗104
歌诗28[晋] 傅玄《寿酒》105
歌诗29[晋] 陆机《短歌行》106
歌诗30[晋] 王献之《桃叶歌》109
歌诗31[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节选)110
歌诗32[晋] 刘妙容《宛转歌》112
第四节 南朝歌诗113
歌诗33[宋] 刘铄《寿阳乐》114
歌诗34[宋] 陶弘景《寒夜怨》116
歌诗35[宋] 汝南王《碧玉歌》118
歌诗36[齐] 徐孝嗣《白雪曲》118
歌诗37[梁] 萧衍《江南弄》119
歌诗38[梁] 萧衍《采莲曲》121
歌诗39[梁] 柳恽《江南曲》123
歌诗40[梁] 古辞《江陵乐》124
歌诗41[陈] 陈叔宝《估客乐》125
歌诗42[陈] 江总《姬人怨》127
第五节 北朝歌诗128
歌诗43[北魏] 温子昇《敦煌乐》129
歌诗44[北魏] 温子昇《白鼻》130
歌诗45[后魏] 古辞《琅琊王》131
歌诗46[北齐] 古辞《紫骝马》132
歌诗47[北周] 庾信《昭夏乐》133
第六节 隋歌诗135
歌诗48[隋] 杨广《望江南》135
歌诗49[隋] 牛弘《述帝德》137
第八章 唐歌诗139
第一节 唐歌诗140
歌诗50[唐] 孟浩然《听琴》141
歌诗51[唐] 杜甫《玉台观》142
歌诗52[唐] 张志和《渔歌子·本意》144
歌诗53[唐] 元结《欸乃曲》146
歌诗54[唐] 刘长卿《平蕃曲》147
歌诗55[唐] 刘长卿《秋风清》148
歌诗56[唐] 卢纶《思归乐》148
歌诗57[唐] 孟郊《游子吟》150
歌诗58[唐] 刘禹锡《纥那曲》151
歌诗59[唐] 刘禹锡《浪淘沙》152
歌诗60[唐] 柳宗元《杨白花》153
歌诗61[唐] 柳宗元《极乐吟》155
歌诗62[唐] 王建《江南三台》156
歌诗63[唐] 张祜《思归乐》157
歌诗64[唐] 古辞《叹疆场》158
第二节 王维歌诗159
歌诗65[唐] 王维《陇头吟》160
歌诗66[唐] 王维《阳关曲》161
歌诗67[唐] 王维《伊州歌》163
歌诗68[唐] 王维《终南山》164
歌诗69[唐] 王维《大同殿》165
第三节 李白歌诗166
歌诗70[唐] 李白《清平调》167
歌诗71[唐] 李白《清平乐》169
歌诗72[唐] 李白《关山月》170
歌诗73[唐] 李白《沐浴子》172
歌诗74[唐] 李白《忆秦娥·秋思》173
歌诗75[唐] 李白《桂殿秋》174
歌诗76[唐] 李白《秋风清》175
歌诗77[唐] 李白《子夜吴歌》176
第四节 白居易歌诗177
歌诗78[唐] 白居易《长相思·钱塘闺怨》178
歌诗79[唐] 白居易《花非花》179
歌诗80[唐] 白居易《忆江南》179
第五节 温庭筠歌诗181
歌诗81[唐] 温庭筠《菩萨蛮》181
歌诗82[唐] 温庭筠《定西番》183
歌诗83[唐] 温庭筠《南歌子》184
歌诗84[唐] 温庭筠《河渎神》185
歌诗85[唐] 温庭筠《荷叶杯》186
第九章 五代南唐歌诗187
第一节 韦庄歌诗187
歌诗86[前蜀] 韦庄《河传》188
歌诗87[前蜀] 韦庄《天仙子》189
歌诗88[前蜀] 韦庄《小重山》190
第二节 花间词191
歌诗89[前蜀] 张泌《河渎神》192
歌诗90[前蜀] 毛文锡《醉花间》193
歌诗91[前蜀] 李珣《南乡子》194
歌诗92[后蜀] 欧阳炯《更漏子》194
歌诗93[后蜀] 欧阳炯《三字令》195
歌诗94[后蜀] 欧阳炯《赤枣子》197
歌诗95[后唐] 和凝《春光好》197
歌诗96[后蜀] 顾夐《添声杨柳枝》199
歌诗97[后蜀] 顾夐《甘州曲》200
歌诗98[后唐] 孙光宪《风流子》201
歌诗99[后唐] 孙光宪《竹枝》202
歌诗100[后唐] 李存勗《阳台梦》203
第三节 冯延巳歌诗204
歌诗101[南唐] 冯延巳《捣练子》204
歌诗102[南唐] 冯延巳《谒金门》205
歌诗103[南唐] 冯延巳《长命女》207
歌诗104[南唐] 冯延巳《蝶恋花》207
第四节 李璟歌诗209
歌诗105[南唐] 李璟《望远行》210
歌诗106[南唐] 李璟《山花子》211
歌诗107[南唐] 李璟《采桑子》212
第五节 李煜歌诗213
歌诗108[南唐] 李煜《虞美人·感旧》214
歌诗109[南唐] 李煜《浪淘沙令·怀旧》215
歌诗110[南唐]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218
歌诗111[南唐] 李煜《菩萨蛮》219
歌诗112[南唐] 李煜《临江仙》220
第十章 北宋歌诗222
第一节 北宋歌诗222
歌诗113[宋] 寇準《秋风清》223
歌诗114[宋] 林逋《长相思·惜别》224
歌诗115[宋] 林逋《山园小梅》225
歌诗116[宋] 范仲淹《苏幕遮》227
歌诗117[宋] 张先《天仙子》228
歌诗118[宋] 晏殊《浣溪沙》230
歌诗119[宋] 晏几道《梁州令》231
歌诗120[宋] 宋祁《鹧鸪天》232
歌诗121[宋] 宋祁《玉楼春·春景》233
歌诗122[宋] 毛滂《惜分飞》235
歌诗123[宋] 毛滂《八节长欢·送孙守公素》235
歌诗124[宋] 程颢《偶成》237
歌诗125[宋] 朱熹《忆秦娥》238
第二节 欧阳修歌诗240
歌诗126[宋] 欧阳修《朝中措》240
歌诗127[宋] 欧阳修《渔家傲》242
歌诗128[宋] 欧阳修《临江仙》243
歌诗129[宋] 欧阳修《珠帘卷》244
歌诗130[宋] 欧阳修《浪淘沙·怀旧》245
第三节 柳永歌诗246
歌诗131[宋] 柳永《雨霖铃·秋别》247
歌诗132[宋] 柳永《玉蝴蝶》248
歌诗133[宋] 柳永《八声甘州》250
歌诗134[宋] 柳永《望海潮·中秋夜作》251
第四节 苏轼歌诗253
歌诗135[宋] 苏轼《水调歌头》254
歌诗136[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57
歌诗137[宋] 苏轼《永遇乐》259
歌诗138[宋] 苏轼《八声甘州》261
歌诗139[宋] 苏轼《卜算子》263
歌诗140[宋] 苏轼《定风波·咏红梅》264
歌诗141[宋] 苏轼《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265
歌诗142[宋] 苏轼《蝶恋花》267
第五节 秦观歌诗268
歌诗143[宋] 秦观《忆王孙·春景》268
歌诗144[宋] 秦观《满庭芳·晚景》269
歌诗145[宋] 秦观《海棠春》271
第六节 苏门歌诗272
歌诗146[宋] 黄庭坚《少年心》272
歌诗147[宋] 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274
歌诗148[宋] 晁补之《金凤钩》275
歌诗149[宋] 秦觏《蝶恋花》276
第七节 贺铸歌诗277
歌诗150[宋] 贺铸《青玉案·题横塘路》277
歌诗151[宋] 贺铸《感皇恩·记别》279
歌诗152[宋] 贺铸《眼儿媚》280
歌诗153[宋] 贺铸《梅花引》281
第八节周邦彦歌诗282
歌诗154[宋] 周邦彦《应天长》283
歌诗155[宋] 周邦彦《少年游》284
歌诗156[宋] 周邦彦《隔浦莲》285
第十一章 南宋歌诗288
第一节 南宋歌诗288
歌诗157[宋] 陆游《朝中措》289
歌诗158[宋] 唐婉《撷芳词》290
歌诗159[宋] 范成大《三登乐》292
歌诗160[宋] 范成大《宜男草》293
歌诗161[宋] 张孝祥《归字谣》294
歌诗162[宋] 方岳《鹊桥仙》295
歌诗163[宋] 吴文英《江城梅花引》297
歌诗164[宋] 文天祥《念奴娇·驿中言别友人》299
歌诗165[宋]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301
歌诗166[宋] 张炎《解连环·孤雁》302
第二节 李清照歌诗304
歌诗167[宋]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离别》305
歌诗168[宋] 李清照《醉花阴·九日》306
歌诗169[宋] 李清照《声声慢·秋词》308
歌诗170[宋] 李清照《武陵春》309
第三节 辛弃疾歌诗310
歌诗171[宋] 辛弃疾《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311
歌诗172[宋] 辛弃疾《青玉案》312
歌诗173[宋] 辛弃疾《摸鱼儿》314

本目录推荐